[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硫三元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1921.9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40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賈慶明;劉鑫;陜紹云;支云飛;王亞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75/205 | 分類號: | C08G75/2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氧化硫 三元 共聚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功能材料制備,環保材料應用和環境保護技術,具體是一種二氧化硫三元共聚物(聚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一直占我國能源的生產和消耗的70%以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消費不斷增長。但是隨著煤的消耗量的增加,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的量也不斷增加。SO2等酸性氣體導致的酸沉降己經成為舉世關注的區域性環境問題。對于日益嚴重的SO2污染問題,各國都有相關法規嚴格控制其排放量。目前,一般采用催化燃燒、化學氧化和吸附等方法去除SO2,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去除不完全及有二次污染等。通過與烯烴類物質進行聚合吸收SO2是一個新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變廢為寶。
聚砜是一種熱塑性工程塑料,力學性能優異,剛性大,耐磨,高強度,即使在高溫下也保持優良的力學性能,長期使用溫度為160℃,短期使用溫度190℃,熱穩定性高,耐水解,尺寸穩定性好,成型收縮率小,無毒,耐輻射,耐燃,有自熄性。在寬廣的溫度范圍內有優良的電性能、化學穩定性好,除濃硝酸、濃硫酸、鹵代烷外,能耐一般酸、堿、鹽。聚礬膜秉承了聚礬本身的特點,不僅具有優良的滲透性,而且具有優良的耐溫性、耐溶劑性和高的機械強度,因而,在超濾、微濾、反滲透、氣體分離、醇/水分離、烯烴/烷烴分離、固定化載體、血液透析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用于制備聚砜的合成方法有很多,但是以SO2為原料合成聚砜的研究較少,常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機械法,Snow等人使用機械高速攪拌的方法來讓烯烴和SO2進行共聚制備聚砜,通過將烯烴和SO2共同放入高速攪拌器中進行攪拌,但是制備出的聚砜熱穩定性較差,產率較低,無法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第二種是低溫合成法,該方法主要是烯烴單體在自由基引發劑存在的情況下和液態SO2進行共聚,反應是在-78℃下進行反應,雖然該方法的合成產率高達79.9%,但是制備成本高,工藝復雜,無法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因此如何以低成本和溫和反應條件成為制備聚砜的研究熱點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目前涉及SO2共聚反應的不足和缺陷,以含苯環烯烴類單體、降冰片烯類聚合單體和SO2三元共聚合成聚砜;目前大多數含有苯環烯烴類是工業合成產品,價格低廉,產量高,降冰片烯類是石油裂解產品的加工產品,價格低廉,容易獲取。目前工業生產中生成大量SO2氣體,通過兩種單體三元共聚吸收能夠降低對環境污染。
本發明二氧化硫三元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在高壓反應釜中加入3-12g的含苯環烯烴類單體、3-12g降冰片烯類聚合單體、0.040-0.200g自由基引發劑,混勻;
(2)將SO2氣體通入高壓反應釜中,當壓力達到0.1-5MPa后,在轉數100r/min-400r/min和反應溫度40℃-120℃下進行反應,反應4h-24h;
(3)將步驟(2)獲得產物取出加入氯仿溶解,并且用甲醇進行沉淀,離心分離,倒去上清液,將沉淀產物真空干燥,即得二氧化硫三元共聚物。
所述降冰片烯類聚合單體是降冰片烯、降冰片烯衍生物、降冰片二烯中一種。
所述含苯環烯烴類單體為苯乙烯、2-苯丙烯、苯丁烯酮、3-乙烯基苯胺中的一種。
步驟(1)所采用自由基引發劑是有機過氧化物引發劑、無機過氧化物引發劑或偶氮類引發劑。
步驟(3)的真空干燥是在40℃下真空干燥24h;
用FTIR檢測產品,在1300處有O=S=O對稱伸縮振動峰,1138處有O=S=O的不對稱伸縮振動峰,可以證明該產物為聚砜類產物。
用元素分析檢測產品,S元素含量在5%左右,由此可以證明二氧化硫參與共聚。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聚砜合成思路,擁有合成條件溫和,成本低廉和產率高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192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