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1;3;4-噁(噻)二唑基的吡啶鹽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01867.8 | 申請日: | 2016-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18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松;王培義;周磊;吳志兵;胡德禹;薛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13/12 | 分類號: | C07D413/12;C07D417/12;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唑基 吡啶 鹽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1,3,4?噁(噻)二唑基的吡啶鹽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化合物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結構:本發明以1,3,4?噁(噻)二唑硫醚(亞砜或砜)類化合物為基礎,將能夠提高目標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吡啶鹽基引入到此體系中,合成一系列含吡啶鹽的1,3,4?噁(噻)二唑氧醚、硫醚、亞砜或砜類兩親性分子,且發現該化合物對致病病原細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針對如水稻白葉枯病菌、煙草青枯病菌、柑橘潰瘍病菌、小麥赤霉病菌、馬鈴薯晚疫病菌、水稻紋枯病菌、黃瓜灰霉病菌、辣椒枯萎病原菌和蘋果腐爛病原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為新農藥的研發和創制提供重要的科學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學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含1,3,4-噁(噻)二唑基的吡啶鹽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植物致病病原細菌和真菌嚴重威脅我國的糧食及農作物的生產,為了控制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迫切需要制備高效的抗致病病原細菌和真菌的活性小分子。但目前使用的商品化抗菌藥物的活性不夠高效,篩選和尋找高效殺菌的活性化合物,是當前新農藥創制研發的重要環節。
而基于吡啶鹽的化合物因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如抗革蘭氏陽性(或陰性)菌等)成為研究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同時,含1,3,4-噁(噻)二唑基的硫醚、亞砜和砜類化合物在農藥方面表現出廣譜的生物活性,商品化的藥劑有農用殺菌劑氧化萎銹(
為了尋找高效殺菌的活性化合物,本發明以1,3,4-噁(噻)二唑氧醚、硫醚、亞砜或砜類化合物為基礎,將能夠提高目標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吡啶鹽基團引入到此體系中,合成一系列含1,3,4-噁(噻)二唑基的吡啶鹽類化合物,測試其生物活性,為新農藥的研發和創制提供重要的科學基礎。
基于吡啶鹽的兩親性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如下:
2008年Sambhy等[Sambhy, V.; Peterson, B. R.; Sen, A. Antibacterial andHemolytic Activities of Pyridinium Polymers as a Function of the Spati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Charge and the Pendant Alkyl Tai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18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N-[苯基(哌啶-2-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其制備以及其治療用途
- 含有烷基-雜環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和治療用途
- 噁唑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 N-(1,2,5-噁二唑-3-基)-、N-(1,3,4-噁二唑-2-基)-、N-(四唑-5-基)-和N-(三唑-5-基)-芳基甲酰胺及其作為除草劑的用途
- 具有除草活性的4-硝基-取代的N-(四唑-5-基)芳基羧酸酰胺、N-(三唑-5-基)芳基羧酸酰胺以及N-(1,3,4-噁二唑-2-基)芳基羧酸酰胺
- ?;腘-(1,2,5-噁二唑-3-基)-、N-(1,3,4-噁二唑-2-基)-、N-(四唑-5-基)-和N-(三唑-5-基)-芳基羧酰胺及其作為除草劑的用途
- 2?烷基二硫基?5?取代苯脲基?1,2,4?三氮唑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 磺酰基二唑和N-(氟磺?;?唑及其制備方法
- N-甲基-N-異丙基-雜芳氧基乙酰胺
- 噻二唑類化合物及其藥物組合物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