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蘑菇醬配方及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01530.7 | 申請日: | 2016-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0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明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明耀 |
| 主分類號: | A23L27/60 | 分類號: | A23L27/60;A23L31/0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455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蘑菇 配方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食用醬制作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蘑菇醬配方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醬是以豆類、小麥粉、水果、肉類或魚蝦等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狀調味品, 它起源于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在,中國人常見的調味醬分為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的甜 面醬,和以豆類為主要原料的豆瓣醬兩大類;肉醬、魚醬和果醬作為調味醬已經不常見。這 種地位在現代中國人的調味品里面也已然不存在了。隨著醬制作工藝的進步,后來制醬之 法也用于烹制其他非佐料菜肴,逐漸發(fā)展出一種烹調菜肴的方法,即醬法。
蘑菇,蘑菇(學名:Agaricuscampestris)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 體是營養(yǎng)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蘑菇具有多達36000種性別,由成熟的孢子萌發(fā)成菌絲。 菌絲為多細胞,有橫隔,借頂端生長而伸長,白色、細長,綿毛狀,逐漸成絲狀。菌絲互相綴合 形成密集的群體,稱為菌絲體。菌絲體腐生后,濃褐色的培養(yǎng)料變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實體 在成熟時很象一把撐開的小傘。由菌蓋、菌柄、菌褶、菌環(huán)、假菌根等部分組成。大部分蘑菇 可以作為食品和藥品,但毒蘑菇會對人造成危害。
蘑菇具有以下藥用作用:
⒈提高機體免疫力: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御各種疾 病的免疫力
⒉鎮(zhèn)痛、鎮(zhèn)靜:巴西某研究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功效,據說其鎮(zhèn) 痛效果可代替嗎啡
⒊止咳化痰:蘑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fā)現其有明顯的鎮(zhèn)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⒋通便排毒:蘑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 平衡,還可吸收余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 都十分有利
⒌蘑菇含有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明顯效果。
現有市場上銷售的醬種類繁多,蘑菇作為一種對于人體有益的真菌,如何將醬與 蘑菇結合起來制作一種蘑菇醬使人們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現有技術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 了一種蘑菇醬配方及制作方法。
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蘑菇醬配方,其制作原料包括 主料和輔料:主料由蘑菇、大豆、精制面粉和紅辣椒組成;輔料由蔥、姜、蒜、鮮醬油、芝麻、砂 糖和五香粉組成;主料中各原料所占百分比為:蘑菇30%-32%、大豆35%-40%、精制面粉22%- 26%和紅辣椒7%-9%;輔料中各原料所占百分比為:蔥0.3%-0.5%、姜0.4-0.6%、蒜0.1%-0.3%、 鮮醬油0.2%-0.4%、芝麻0.2-0.6、砂糖0.1%-0.3%、五香粉0.2%-0.3%、苯甲酸鈉0.1%-0.3%、 檸檬酸0.2%-0.5%;
一種蘑菇醬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選材及原料配方處理;步驟二,菇汁抽 提;步驟三,大豆面醬制作;步驟四,辣椒制醬;步驟五,醬膠制熟;步驟六,調味滅菌;步驟 七,包裝入庫;
其中在所述的步驟一中:根據配比定一定質量的蘑菇、大豆、紅辣椒、蔥、姜、蒜進行選 擇;選質嫩、菇體完整、無蟲蛀、無病斑的新鮮蘑菇,切去菇腳,另選新鮮、完整、無機械損傷 和病蟲害的辣椒。蘑菇和辣椒最好在采后兩小時內用稀鹽水漂洗,除去表面雜質,以保持原 料的色澤和鮮度。
在所述的步驟二中:將蘑菇菇腳、碎菇、次菇除去雜質,洗干凈,破碎成細條,放在 鍋中煮沸30-35分鐘,使菇汁充分抽提至水中,同時加入少量食鹽,即為蘑菇汁抽提液;
在所述的步驟三中:把大豆洗凈,去掉雜物,浸在冷水中;然后將適量2%氫氧化鈉堿液 加熱至80-85℃,將水浸的大豆轉浸在熱堿溶液中5分鐘-6分鐘,當大豆皮色轉變成棕紅色 時取出,立即用清水沖去堿液;此時皮殼容易脫落,操作必須迅速,使豆肉保持玉白色為好。
將面粉和去皮大豆加入適量水拌和,再入鍋內蒸煮,達到熟軟且豆粒不爛為度,待 其自然冷卻至25℃時,接入曲霉菌種(從種曲中分離而得);
拌勻后,放入發(fā)酵盤或發(fā)酵池中,并在一定溫度下培養(yǎng)。前期溫度維持在32-36℃,后期 降至28-31℃;如果培養(yǎng)、發(fā)酵期間溫度過高,可加大通氣量,并翻曲打碎,松動團塊,以降低 溫度;待其培養(yǎng)成熟后即成大豆面醬曲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明耀,未經張明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15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