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輔助照明的照明裝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8553.1 | 申請日: | 2015-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6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K.斯里維拉特;R.薩拉維柴;P.朱爾雷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Q1/00 | 分類號: | B60Q1/00;B62J6/02;F21S41/147;F21S41/29;F21S41/24;F21S41/39;B62K11/04;F21Y115/10;F21W107/17 |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輔助 照明 裝置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照明裝置結構(15),其包括被配置為提供照明光的照明源,被配置為反射來自作為LED元件(503,505)的照明源的照明光的反射器(302),安裝到反射器(302)的內透鏡(305)。照明源、反射器(302)、內透鏡(305)容納在殼體(304)和組裝到殼體(304)的外透鏡(306)內。內透鏡(305)安裝到反射器(302)的前端,并且包括位于反射器(302)的輪廓壁和內透鏡(305)之間的重疊部分(308)。內透鏡(305)的重疊部分(308)引導照明光并照亮內透鏡(305)。另外,附加結構,內透鏡安裝到反射器(302)的前端部(333),其對于某些照明光沒有太大的阻擋,并且包括靠近照明源延伸的一對臂(305bL,R),使得內透鏡可以像輔助或附屬燈一樣引導光和使其自身的結構發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結構,尤其涉及用于諸如摩托車等兩輪車的照明裝置結構。
背景技術
照明裝置是包括諸如摩托車的兩輪車的車輛的基本部件,因為它增加了白天、低能見度條件或夜間時間騎乘的可見性。
日本專利公開號JP201128932公開了一種內透鏡安裝結構,其包括由多個腿形成的連接鉤16,多個腿形成在內透鏡6的外周邊上。連接鉤16插入并接合到形成在反射體2上的接合孔11。通過將內透鏡6的連接鉤16插入其中并將其與作為主反射面的反射體2的外周表面的卡合孔11連接而采用用于固定內透鏡的結構。
然而,通過其中內透鏡通過形成在反射表面上的鉤和孔安裝到反射表面的這樣的布置,其干擾照明結構的反射光。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會干擾反射光以及提供輔助照明的更好的照明裝置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的照明裝置結構,其不會干擾照明源的照明光,同時進一步提供具有增強的美學外觀的輔助光。
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施例中,所述照明裝置結構包括被配置為提供照明光的照明源,被配置為反射來自所述照明源的照明光的反射器,安裝到所述反射器的內透鏡,其中所述照明源、所述反射器、所述內透鏡容納在殼體內,并且外透鏡組裝到所述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透鏡安裝到所述反射體的前端部,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器的輪廓壁和所述內透鏡之間的重疊部分,其中所述內透鏡的重疊部分引導所述照明光并使所述內透鏡發光。由于內透鏡安裝并位于反射器的前端部,因此其不影響照明源的某些照明分布。因此,這提供了照明源的更好的發光。此外,由于重疊部分不影響照明分布,因此能夠使內透鏡引導來自照明源的光以使自身發光而不減少照明源的光。
在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施例中,在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源包括上照明源和下照明源,所述上照明源和下照明源在上下位置給相應的近光裝置和遠光裝置提供分開的近光燈和遠光燈,其中所述內透鏡的所述重疊部分位于所述近光裝置處。此外,所述內透鏡還包括延伸基部,其朝向所述遠光燈裝置向下延伸,并將所述照明光引導到其自身并使所述遠光裝置發光。原則上,主要使用近光燈,而遠光燈很少使用。因此,一旦近光燈被打開,內透鏡的延伸基部就可以使其自身發光。因此延伸基部可以將照明光從近光裝置引導到遠光裝置,并且能夠使遠光裝置發光。
在權利要求3所述的實施例中,在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裝置結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包括上反射部分和下反射部分,該上反射部分和下反射部分分別反射所述照明源的所述上照明源和所述下照明源的所述照明光。所述反射器還包括將所述上反射部分與所述下反射部分隔的連接部分。由于反射器被分成上反射部分和下反射部分,用于分開和反射上照明源和下照明源的照明光,因此位于上照明源和下照明源之間的連接部分還提供在垂直視野中兩個照明源分開的外形外觀,使得近光前照燈與遠光前照燈明確分開。因而可能使得前照燈更大,盡管照明源來自LED照明元件。反射器的連接部分還用于便于發射器的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85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向桿傾斜裝置
- 下一篇: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用輪轂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