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取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8447.3 | 申請日: | 2015-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01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保永研壱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24 | 分類號: | G01N30/24;G01N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取樣 | ||
自動取樣器包括:具有使試樣滯留在其內側的容量且兩端為尖端形狀的針狀件、具有開口部且通過將針狀件的上端部插入到該開口部而使針狀件和注射泵之間連通的第1接頭、以及以與第1接頭同樣的構造將針狀件和流動相送液流路之間連接的第2接頭。通過相對于針狀件的上端部裝卸第1接頭、第2接頭,從而根據需要構成包含針狀件在內的流路,執行取樣動作、注射動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試樣容器抽取要利用液相色譜儀進行分析的試樣并將其注入到通往分析柱的分析流路中的自動取樣器。
背景技術
在使用了液相色譜儀的分析中,為了將多個試樣按預定順序自動導入分析柱而使用自動取樣器。作為自動取樣器,廣泛使用采用了從試樣容器抽取預定量的試樣并將其全部注入流動相流動的分析流路中這樣的所謂的全量注入方式的取樣器。
在采用全量注入方式進行試樣的注入的情況下,首先,利用針狀件從試樣容器吸入預定量的試樣,并使其滯留在與針狀件的基端部相連的定量環(sample loop)內。之后,將針狀件插入試樣注入口并且利用流路切換閥進行流路的切換,從而將定量環插到輸送流動相的送液裝置和分析柱之間。由此,利用來自試樣容器的流動相將滯留于定量環內的試樣全部輸送、導入分析柱(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作為其他的注入方式,還有固定環注入方式。該方式是:利用針狀件從試樣容器吸入預定量的試樣,并使其滯留在與針狀件的基端部相連的試樣吸入用的定量環內,之后,將針狀件插入試樣注入口,使所需量的試樣滯留在經由流路切換閥連接的試樣注入用的定量環內。之后,利用流路切換閥進行流路的切換,從而將試樣注入用的定量環插在輸送流動相的送液裝置和分析柱之間。由此,利用來自試樣容器的流動相將滯留于試樣注入用的定量環內的試樣輸送、導入分析柱。
對于所述兩種注入方式,能夠列舉出以下這樣的優點和缺點。首先,在全量注入方式的情況下,將滯留于定量環的試樣全部注入到分析流路中,因此具有不存在試樣的損失這樣的優點。與之相對地,在固定環注入方式的情況下,將滯留于試樣吸入用的定量環的試樣的一部分廢棄,因此在貴重的試樣的情況下尤其成為缺點。
另外,在全量注入方式的情況下,為了確保針狀件的可動性,使與針狀件的基端部相連的流路較長,導致死區容積較大,存在容易發生試樣的擴散、梯度的滯后這樣的缺點。另一方面,固定環注入方式的試樣注入用的定量環是與針狀件分開的,因此存在這樣的優點:死區容積比全量注入方式的死區容積小,與全量注入方式相比,色譜的峰值成為尖銳的形狀,分析速度也較快。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170488號公報
發明內容
所述全量注入方式及固定環注入方式中的任一種方式下,能夠導入分析柱進行分析的試樣的量的最大值都由定量環的容量來決定。因此,需要根據試樣的注入量來將試樣注入用的定量環更換為具有最合適容量的定量環。但是,定量環的更換需要先將用于定量環的連接的配件卸下,之后更換為其他定量環,操作麻煩。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容易地變更用于暫時積存要導入分析柱的試樣的容量,并且減小自動取樣器內的死區容積。
本發明的自動取樣器的一實施方式具有針狀件、針狀件驅動機構、注入口、注射泵、第1接頭、流動相送液流路、第1接頭驅動機構、第2接頭、第2接頭驅動機構、切換機構及控制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島津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84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段燃氣節能臺車退火爐
- 下一篇:CS1靶向性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