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射設備、接收設備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7687.1 | 申請日: | 2015-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90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富蘭崛克·伯根;汪凡;布蘭尼斯拉夫·波波維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周喬;王君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射 設備 接收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發射設備和接收設備。發射設備(100)包括:處理器(102),以及發射機(104);其中,所述處理器(102)被配置為將多個同步信號序列映射到一個正交頻分復用OFDM符號的時域5和頻域資源單元上,其中,所述多個同步信號序列中的至少兩個同步信號序列屬于第一種類;其中,所述發射機(104)被配置為發送包括所述一個OFDM符號的多載波信號。接收設備(300)包括:處理器(302),以及接收機(304);其中,所述接收設備(304)被配置為接收包括OFDM符號的多載波信號10,其中,所述OFDM符號的時域和頻域資源單元包括多個同步信號序列,且所述多個同步信號序列中的至少兩個同步信號序列屬于第一種類;其中,所述處理器(302)被配置為檢測包括在所述OFDM符號的所述時域和頻域資源單元中的所述多個同步信號序列。此外,本15發明還涉及相應的方法、包括此發射設備的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程序產品,(圖19)。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射設備和接收設備。此外,本發明還涉及相應的方法、包括此發射設備的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啟動了版本13的高級(Advanced)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研究項目,授權輔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Access,LAA),該項目旨在基于LTE技術使用當前部署WiFi的免授權頻譜。LAA載波總是與授權載波聚合,其中,LAA載波是輔載波,并且授權載波是主載波。可以看出,如果假定使用當前的LTE功能,則LTE會顯著影響在LTE-WiFi共存情況下的WiFi性能。主要原因之一是Wifi遵循先聽后說(Listen-Before-Talk,LBT)原則,其規定Wifi節點只能在其執行空閑信道評估(Clear?Channel?Assessment,CCA)且測量該信道空閑之后才開始發送,而傳統的LTE節點不執行CCA并且可以持續發送。來自LTE的連續傳輸可能使得WiFi節點總是測量到有其他節點在進行傳輸,即,沖突發生,進而WiFi節點傳輸的可能性明顯降低,從而導致性能下降。為了確保與Wifi公平共存,需要修改LTE,以使得LTE在免授權頻帶上也支持LBT。
為了確保與WiFi公平共存,在免授權頻帶中的載波上LAA支持LBT、不連續發射以及有限的最大傳輸持續時間已經達成共識。LAA?eNodeB只有當由空閑信道評估(ClearChannel?Assessment,CCA)測量信道是空閑時才開始傳輸。在傳輸有限的最大持續時間之后,為了使用該信道,LAA?eNodeB需要釋放信道并再次執行CCA,這使得對于基于負載的設備(Load?Based?Equipment,LBE)具有大約13ms以及對于基于幀的設備(Frame?BasedEquipment,FBE)具有10ms的最大傳輸時間的機會傳輸。兩個傳輸之間的間隙長度可以是可變的,且受到如WiFi節點和LAA?eNodeB等的其他發射節點的影響。
對于LBE來說,CCA最小是20μs,擴展CCA(extended?CCA,eCCA)的持續時間是隨機因子N與CCA時間的乘積,其中,N是每次在1…q的范圍內隨機選擇的,q=4…32,且信道占用時間=(13/32)×q?ms。對于FBE來說,CCA最小是20μs,且在空閑周期結束時執行CCA,信道占用時間最小是1ms,最大是10ms,空閑周期最少是信道占用時間的5%,固定幀周期=信道占用時間+空閑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76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