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6358.5 | 申請日: | 2015-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9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南口智史;岡村儀一郎;土屋真一;關口裕之;杉山雄大;C.舒貝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2D18/06 | 分類號: | B22D18/06;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勁松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鑄造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鑄造裝置,具備:
分割鑄模,其用于形成型腔,包含下鑄模、在該下鑄模上滑動的中鑄模、上鑄模;
分割框體,其用于形成腔室,包含安裝有所述下鑄模的下側框體和安裝有所述上鑄模的上側框體,通過在該下鑄模上將所述中鑄模設為閉合的狀態,并且將該分割框體設為閉合的狀態,由此,形成所述型腔和所述腔室;
腔室用吸氣裝置,其經由與所述腔室連接且引出到該腔室的外部的腔室用配管至少對該腔室的內部進行減壓;
型腔用吸氣裝置,其經由與所述型腔連接且引出到所述腔室的外部的型腔用配管對該型腔進行減壓,
將被配設于該分割鑄模的下部的保持爐保持的金屬熔液,經由上端部與該分割鑄模的熔液口連接且下端部浸漬于被保持爐保持的該金屬熔液中的供液管,填充到由該分割鑄模形成的型腔內,從而制造成形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鑄造裝置具備:
用于檢測所述金屬熔液到達所述熔液口的金屬熔液到達熔液口傳感器;
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根據來自所述金屬熔液到達熔液口傳感器的輸入,控制所述型腔用吸氣裝置;
加壓裝置,該加壓裝置利用所述保持爐的內部的加壓,將被該保持爐保持的所述金屬熔液至少供給至所述熔液口,
所述型腔用吸氣裝置將至少供給至所述熔液口的所述金屬熔液供給到所述型腔整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側框體的中央部設置有貫通孔,以將所述上鑄模嵌入該貫通孔的方式一體化,所述型腔用配管由設置于該上鑄模的貫通孔構成。
3.一種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被配設于該分割鑄模的下部的保持爐保持的金屬熔液,經由上端部與該分割鑄模的熔液口連接且下端部浸漬于被保持爐保持的該金屬熔液中的供液管,填充到由該分割鑄模形成的型腔內,從而制造成形品,此時,包含:
使用用于形成型腔并包含下鑄模、在該下鑄模上滑動的中鑄模、上鑄模的分割鑄模和用于形成腔室并包含安裝有該下鑄模的下側框體及安裝有該上鑄模的上側框體的分割框體,在該下鑄模上將該中鑄模設為閉合的狀態,并且將該分割框體設為閉合的狀態,形成該型腔和該腔室的工序(1);
在所述工序(1)之后,利用腔室用吸氣裝置,經由與所述腔室連接且引出到該腔室的外部的腔室用配管至少對該腔室的內部進行減壓的工序(3);
在所述工序(1)之后,利用型腔用吸氣裝置,經由與所述型腔連接且引出到所述腔室的外部的型腔用配管對該型腔進行減壓的工序(4),
在所述工序(1)之后,且所述工序(3)及所述工序(4)之前,包含通過加壓裝置對所述保持爐內部的加壓而將被該保持爐保持的所述金屬熔液至少供給至所述熔液口的工序(2),
在所述工序(2)中,利用金屬熔液到達熔液口傳感器檢測所述金屬熔液到達所述熔液口的情況;
在所述工序(4)中,根據來自所述金屬熔液到達熔液口傳感器的輸入,通過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型腔用吸氣裝置,將至少供給至所述熔液口的所述金屬熔液供給到所述型腔整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635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標注鑄件的方法
- 下一篇:帶有套管在鑄鋼桶閉鎖機構上的保持機構的鑄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