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持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傳輸的方法,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2128.1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3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屹;李元杰;唐臻飛;王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諸暨市元暢信息技術咨詢服務部 |
| 主分類號: | H04W72/00 | 分類號: | H04W7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持 多媒體 廣播 業務 傳輸 方法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支持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傳輸的方法、設備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無線接入設備生成MIB,MIB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SIB的配置指示信息,SIB的改變指示信息,MCCH的改變指示信息;其中,SIB包含用于指示MBSFN區域MA的配置的信息,SIB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IB的配置,SIB的改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IB是否改變,MCCH的改變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CCH是否改變;無線接入設備采用MA標識加擾所述MIB,并廣播經所述MA標識加擾的MIB。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在實際部署中更加方便,也能節省傳輸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支持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傳輸的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無線通信網絡中,用戶基于無線接入設備提供的接入功能,接入無線網絡即可享受通信服務。以移動通信網絡為例,在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與基站(basestation,簡稱:BS)建立連接后,網絡通常會為用戶建立點對點的單播承載,以提供用戶級的通信服務,如語音呼叫、視頻點播、文件下載等。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普及,用戶對于移動視頻業務、應用程序下載等數據業務的需求與日俱增,網絡承載的數據流量也急劇攀升。此時,如果沿用單播承載方式,大量的單播承載將會占用大量的網絡資源,容易引發網絡擁塞問題。為了能更好地適應這些應用場景,多媒體廣播多播業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簡稱:MBMS)應運而生。MBMS通過建立單點對多點的多播承載,可以同時向多個用戶提供相同內容。因此,特別適用于用戶興趣度集中的場景,如:重大賽事直播、定制視頻推送、應用程序更新等。
圖1為現有技術中移動通信網絡的部署示意圖,包括一個或多個基站。每個基站管理一個或多個小區(cell),圖1中以一個基站管理一個小區為例。每個小區中分布有若干個用戶設備,這些用戶設備與基站可以通過空口(air interface)連接,接入小區后即可享受通信服務。以體育直播為例,假設多個用戶設備同時請求體育直播服務。如圖1的左上方所示,基站可以通過多個點對點的單播承載,分別向多個用戶設備(UE 1,UE 2,UE 3)傳輸體育直播的視頻內容。由于不同的單播承載會占用不同的網絡資源,如果用戶設備的數目過多,或者網絡資源有限,則容易出現視頻卡頓或中斷情況,影響用戶的業務體驗。如圖1左下方所示,基站還可以通過一個單點對多點的多播承載,同時向多個用戶設備(UE 1’,UE 2’,UE 3’)傳輸相同的視頻內容。由于多播承載的占用的網絡資源,幾乎不會隨著用戶設備數目的增加而變化。因此,能有效地保障用戶的業務體驗,并且用戶設備的數目越多,網絡資源的利用率越高。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中,MBMS傳輸包括單小區傳輸模式,以及MBMS單頻網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network,簡稱:MBSFN)傳輸模式。MBSFN傳輸是指,在多個小區中采用相同的無線資源配置,同時傳輸相同的數據內容。如圖1所示,小區1、小區2和小區3可以采用相同的無線資源配置,由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同時傳輸相同的視頻內容。這樣,用戶設備(UE4)在接收視頻內容的時候,來自多個小區的信號,如同來自一個小區的多徑信號,有效地克服了小區間的干擾。因此,MBSFN傳輸的增益包括接收機的合并增益,以及減少的小區間的干擾,從而進一步地提升了用戶(尤其是小區邊緣用戶)的業務體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諸暨市元暢信息技術咨詢服務部,未經諸暨市元暢信息技術咨詢服務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21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鋰電池模塊的殼體
- 下一篇:電池模塊排氣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