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半透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71043.1 | 申請日: | 2015-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6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宏明;佐藤一樹;小川貴史;佐佐木崇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1D71/56 | 分類號: | B01D71/56;B01D69/10;B01D69/12;C08G69/26;C08G6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楊宏軍;焦成美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式( 1 ) 式( 2 ) 芳香族聚酰胺 復合半透膜 分離功能層 末端基團 支承膜 側鏈 氨基 酰胺基 | ||
本發明涉及具有支承膜、和在所述支承膜上的分離功能層的復合半透膜,所述復合半透膜中,所述分離功能層含有芳香族聚酰胺,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的側鏈及末端基團中的至少一個為氨基,而且,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的側鏈及末端基團中的至少一個為具有式(1)?NXY或式(2)?NXYZ中的任一結構的取代基,所述芳香族聚酰胺中的、由所述式(1)及式(2)表示的結構的取代基量A、及酰胺基量B滿足0.005≤A/B≤0.1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液態混合物的選擇性分離中有用的復合半透膜,并涉及具有高抗氧化性及高耐酸性的復合半透膜。
背景技術
關于混合物的分離,存在各種各樣的用于除去溶解在溶劑(例如水)中的物質(例如鹽類)的技術,但近年來,作為用于節省能耗及節省資源的工藝,膜分離法正逐漸擴大應用。在膜分離法中使用的膜有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等,這些膜可用于例如從海水、咸水、含有有害物質的水等中獲得飲用水的情形、工業用超純水的制造、廢水處理、貴重物質的回收等。
目前市售的大部分反滲透膜及納濾膜為復合半透膜,包括下述兩種:在微多孔性支承膜上具有凝膠層和將聚合物交聯得到的活性層的復合半透膜;和在微多孔性支承膜上具有將單體縮聚得到的活性層的復合半透膜。其中,下述復合半透膜(專利文獻1~4)作為透過性和選擇分離性高的分離膜被廣泛應用,所述復合半透膜是將分離功能層(由通過多官能胺和多官能酰鹵化物的縮聚反應得到的交聯聚酰胺形成)被覆在微多孔性支承膜上得到的。
但是,由于與被處理水中包含的游離氯這樣的氧化性物質接觸,若持續使用復合半透膜,則存在膜的分離性能降低的問題。另外,隨著使用時間的流逝,污垢附著于膜表面,膜的膜透過通量降低。因此,運轉一段時間后需要利用酸等藥液進行清洗,由此導致存在膜的分離性能降低的問題。
因此,為了在長時間內持續穩定地運轉,期望開發出抗氧化性高、且膜性能在酸等藥液清洗前后變化小即耐酸性高的復合半透膜。
作為用于提高抗氧化性的手段,專利文獻5中公開了使復合半透膜與過硫酸鹽接觸的方法,作為用于提高耐酸性的手段,專利文獻6中公開了使復合半透膜與環狀硫酸酯接觸的方法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5-1471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2-12160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63-21820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1-7937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8-100214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517705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對于任一方法而言,在提高抗氧化性、耐酸性的同時均引起了造水量的降低,得不到同時實現耐化學藥品性和造水性的膜。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維持造水性的同時,抗氧化性、耐酸性也優異的復合半透膜。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用于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復合半透膜采用以下構成。
[1]復合半透膜,其為具有支承膜、和在所述支承膜上的分離功能層的復合半透膜,
上述分離功能層含有芳香族聚酰胺,
上述芳香族聚酰胺的側鏈及末端基團中的至少一個為氨基,
而且,上述芳香族聚酰胺的側鏈及末端基團中的至少一個為具有式(1)-NXY和式(2)-NXYZ中的任一結構的取代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株式會社,未經東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710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