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囊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9758.3 | 申請日: | 2015-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77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R·J·米姆;R·A·維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TK控股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2 | 分類號: | B60N2/42;B60R21/231;B60R21/233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濤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模塊 | ||
一種氣囊模塊,所述氣囊模塊安裝至座椅框架的底部的內部側。所述模塊包括可充氣的氣囊和充氣機。氣囊配置成展開到座椅底部的內部側的直接向內的位置。氣囊的一部分在氣囊充氣時在座椅底部上方延伸。
本專利申請要求于2014年11月21日遞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2/083045的優先權。上述臨時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氣囊模塊的領域。
背景技術
氣囊系統或模塊在動態車輛事故(例如,前方沖擊或側面沖擊)期間提供對乘客改進的保護。在動態車輛事故期間,氣囊模塊通過可充氣的氣墊或氣囊提供對乘客的改進的保護或安全性,氣墊或氣囊借助于充氣機從快速推進到氣墊中的氣體展開和充氣,由此,氣墊在受保護的乘客與車輛的另一部分之間展開。
當前中心側沖擊氣囊(CSIAB)氣墊利用充氣的織物管或腔室以及外部受限的幾何形狀來減小在遠側沖擊中的乘客跨越車輛行程(cross-car travel)。一些當前的設計還利用在可充氣的氣墊與中央控制臺之間的相互作用,由此,充氣氣墊的較低部分設計成預定寬度和深度,以允許氣墊抵靠或接觸車輛的中央控制臺并且楔入在車輛控制臺與乘客之間,以減少乘客跨越車輛行程。
在很多在駕駛員座椅及乘客座椅之間具有非常窄的穿過車輛間隙的小型車輛中,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機會使用相互作用的腔室以擠壓或楔住控制臺,并且提供補充的限制。如果在小型車輛中存在有控制臺,則由于其較小的尺寸,其可能在結構上較薄弱,并且可能在接觸乘客或氣墊時彎曲或拱起。在其他車輛中,完全不存在供乘客或氣墊推靠的控制臺,得到用于充氣氣墊的最極端負載情況。
控制臺與可充氣氣墊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減少頭部和肩部行程,并且可以在由乘客的肩部推靠時作用為保持氣墊不再樞轉的構件。控制臺可便于氣墊形成一個乘客或多個乘客與入侵物體之間的屏障。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氣墊與控制臺之間的更多的相互作用產生較少的乘客跨越車輛行程并且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導致改進的限制行為。車輛控制臺還可以在事故期間提供限制。例如,乘客的臀部和腿部可以在乘客行進跨越車輛時推靠控制臺。與硬性車輛控制臺之間的這種乘客相互作用包括大部分的乘客能量吸收,其中充氣的氣墊提供額外吸收。
車輛可能需要較小的氣囊模塊以便適配到較小的車輛環境中。減小模塊的尺寸的一種方式是減小充氣機和氣墊的尺寸。因此,可能需要一種較小體積的氣墊以通過減小充氣機輸出來滿足包裝需求和較低的操作壓力。特別是對于CSIAB應用,氣墊體積減小可能導致在氣墊與控制臺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減小或消除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減小氣墊的下部的尺寸或體積可能導致氣墊在接近或者遠側碰撞事故期間在由乘客推靠時不再與中央控制臺接觸或相互作用。此外,某些較小的車輛可能不包括中央控制臺。
氣墊與硬性車輛控制臺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減小或消除可能導致氣墊成為能量吸收的主要源頭。本文中描述的氣囊模塊的各種實施方式允許氣囊在存在或不存在硬性中央控制臺的情況下吸收能量。
發明內容
根據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氣囊模塊,該氣囊模塊安裝至座椅框架的底部的內部側。該模塊包括:可充氣的氣囊或者氣墊,以及用于為氣囊提供充氣氣體的充氣機。氣囊配置成展開到座椅底部的內部側的直接向內的位置。氣囊的一部分在氣囊充氣時在底部上方延伸。氣囊可配置成在充氣時在座椅底部的整個縱向長度上、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氣囊可配置成在座椅底部的前方向前延伸。氣囊可配置成展開到在座椅底部的上方延伸和而且也在座椅底部的下方延伸的位置中。氣囊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可以大于氣囊的高度。
氣囊模塊可包括在氣囊氣墊的上邊緣與座椅框架之間延伸的至少一根系繩。系繩可配置成在氣囊充氣時將氣囊定位在座椅底部上方。系繩位于氣囊的外部上。第二系繩可以配置在氣囊的外部上。兩根系繩可連接到氣囊的前邊緣和上邊緣,以使得氣囊的位置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K控股公司,未經TK控股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97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