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輪增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8682.2 | 申請日: | 2015-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00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西瓦拉曼·維佳亞庫馬;林正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馬勒濾清系統 |
| 主分類號: | F02B39/00 | 分類號: | F02B39/00;F02B37/04;F02B37/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愛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葉輪 渦輪葉輪 渦輪增壓器 壓縮機殼體 連通通道 軸部件 馬達 空氣供給 排氣驅動 旋轉軸 同軸 容納 壓縮 | ||
這種渦輪增壓器(1)包括:渦輪葉輪(3),該渦輪葉輪由排氣驅動;第一和第二壓縮機葉輪(4),(5),該第一和第二壓縮機葉輪通過軸部件(6)而同軸地與渦輪葉輪(3)連接;壓縮機殼體(8),該壓縮機殼體容納第一和第二壓縮機葉輪(4),(5),并在其中形成了連通通道(17)以便將由第一壓縮機葉輪(4)壓縮的空氣供給至第二壓縮機葉輪(5);以及電馬達(11),該電馬達布置在連通通道(17)中,并使用軸部件(6)作為它的旋轉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的渦輪增壓器。
背景技術
通常已知一種渦輪增壓器,它包括:渦輪葉輪,該渦輪葉輪附接于軸部件的一端,并通過排氣能量而旋轉;以及壓縮機葉輪,該壓縮機葉輪同軸地附接于軸部件的另一端,并且適于壓縮空氣和將壓縮空氣供給至內燃機的燃燒室。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上述類型的渦輪增壓器,該渦輪增壓器還包括電馬達,該電馬達布置在軸部件上、在渦輪葉輪和壓縮機葉輪之間,使得即使在內燃機的低速狀態中(例如在車輛起動時)由于渦輪的不充分轉速而不能進行充分增壓的情況下,電馬達也能夠被驅動,以便增加壓縮機葉輪的轉速,提升渦輪增壓器的增壓壓力,因此從車輛起動的早期階段就獲得所需的動力性能。
在專利文獻1中,需要電馬達來獲得高轉速和高輸出,目的是給予軸部件所需的扭矩。不過,高轉速、高輸出的電馬達的尺寸變得較大。使用這樣的大尺寸馬達可能導致渦輪增壓器的總體尺寸增加。
而且,從高轉速、高輸出的電馬達的定子線圈(作為定子)產生大量的熱。由于這種發熱,電馬達的磁體(作為轉子)可能由于被加熱至高溫度而衰退。這可能由于磁力衰退而引起電馬達的驅動效率降低。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0-130176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渦輪增壓器,它包括:渦輪葉輪,所述渦輪葉輪由來自內燃機的排氣驅動;第一壓縮機葉輪和第二壓縮機葉輪,所述第一壓縮機葉輪和第二壓縮機葉輪經由軸部件而同軸地連接于與渦輪葉輪;主殼體,所述主殼體容納第一壓縮機葉輪和第二壓縮機葉輪,并在其中限定連通通道,由第一壓縮機葉輪壓縮的空氣通過所述連通通道而流向第二壓縮機葉輪;以及電馬達,所述電馬達布置在連通通道中,并包括作為它的旋轉軸的軸部件。
電馬達可以具有多個散熱翅片,這些散熱翅片凸出地形成于電馬達的外周表面上。散熱翅片可以形成為從電馬達徑向凸出。而且,散熱翅片可以從電馬達的面對第一壓縮機葉輪的一個端部部分至電馬達的面對第二壓縮機葉輪的另一個端部分連續地形成。
電馬達可以具有筒形馬達殼體,所述筒形馬達殼體形成為使得空氣從馬達殼體的面對第一壓縮機葉輪的一個端部部分引入至馬達殼體的內部,并且將空氣從馬達殼體的面對第二壓縮機葉輪的另一端部部分排出至所述連通通道。所述馬達殼體的所述另一端部部分可以與所述連通通道連通,使得在馬達殼體內部的空氣能夠沿軸部件的軸向方向從所述馬達殼體的所述另一端部部分排出至所述連通通道。
在本發明中,電馬達布置在連通通道中,空氣通過該連通通道恒定地從第一壓縮機葉輪側流向第二壓縮機葉輪側。因此能夠有效地冷卻電馬達,抑制由于溫度升高而引起的電馬達驅動效率降低。而且,空氣通過第一壓縮機葉輪和第二壓縮機葉輪而兩級壓縮,使得即使當軸部件的轉速相對較低時,也能夠獲得所需的增壓壓力。因此能夠抑制電馬達的發熱,同時減小電馬達的尺寸。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渦輪增壓器的局部切掉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所述一個實施例的渦輪增壓器的剖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所述一個實施例的渦輪增壓器的另一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馬勒濾清系統,未經株式會社馬勒濾清系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86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