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彈性履帶驅動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80067584.7 | 申請日: | 2015-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7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水澤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普利司通 |
| 主分類號: | B62D55/12 | 分類號: | B62D55/12;B62D55/2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合平面 接合部 齒面 鏈輪 彈性履帶 平坦 驅動機構 齒底面 高耐久性 無端帶狀 接合面 配置 | ||
提供通過抑制了磨耗的發(fā)生而獲得高耐久性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該彈性履帶驅動機構設置有:彈性履帶(20),其具有配置于無端帶狀體(21)的接合部(22);和鏈輪(10),其具有齒(12)。各接合部(22)的接合面(F2)均具有在接合部(22)與鏈輪(10)的齒底面(11a)接觸時均與鏈輪(10)的對應齒面(F1)的一部分接觸的平坦的接合平面(22b),并且當接合部(22)與齒底面(11a)接觸且平坦的接合平面(22b)與鏈輪(10)的齒面(F1)接觸時,鏈輪(10)的各齒面(F1)和/或接合部(22)的各平坦的接合平面(22b)形成間隙(C),間隙(C)位于平坦的接合平面(22b)與齒面(F1)之間、位于比齒面(F1)與平坦的接合平面(22b)之間的接觸部分(P)靠齒底面(11a)的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彈性履帶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已知用于將鏈輪齒接合到彈性履帶的芯軸等的接合部以驅動彈性履帶的驅動機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4717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傳統(tǒng)的驅動機構中,在鏈輪齒與芯軸的接合剛要完成之前或該接合剛開始解除之后會發(fā)生滑動接觸(在彼此打滑的同時接觸),因而容易在鏈輪的齒根部分和芯軸的接合部分發(fā)生磨耗。
本發(fā)明提供歸因于抑制了彈性履帶和鏈輪的磨耗的發(fā)生而耐久性優(yōu)異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包括:彈性履帶和鏈輪,彈性履帶具有布置于有彈性的無端帶狀體的多個接合部,鏈輪具有能夠與彈性履帶的接合部接合的多個齒,其中:
彈性履帶的接合部具有在接合部與鏈輪的齒底面接觸時與該鏈輪的齒面的一部分接觸的平坦的接合平面,并且
當接合部與齒底面接觸并且同時接合部的接合平面與鏈輪的齒面接觸時,鏈輪的齒面和接合部的接合平面之間形成間隙,間隙位于鏈輪的齒面與接合部的接合平面之間、位于比接合部的接合平面與鏈輪的齒面的接觸部分靠該鏈輪的齒底面的那側。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歸因于抑制了彈性履帶和鏈輪的磨耗的發(fā)生,耐久性是優(yōu)異的。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歸因于抑制了彈性履帶和鏈輪的磨耗的發(fā)生而耐久性優(yōu)異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中使用的鏈輪的示例,并且是布置于鏈輪的多個齒中的被放大的一個齒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圖1的鏈輪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并且示出了根據(jù)該驅動機構的彈性履帶與鏈輪的接合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圖及其放大截面圖;
圖3的(a)示出了作為與圖1的鏈輪接合的接合部的示例的芯軸的示意性截面圖,圖3的(b)示出了在圖2的彈性履帶驅動機構中當鏈輪沿一個方向旋轉時芯軸的軌跡的示意性分析圖;以及
圖4是示出圖1的鏈輪的齒形的創(chuàng)成法的示意性側視圖,其中圖4的(a)是示出該創(chuàng)成法中使用的材料和齒條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側視圖,圖4的(b)是示出當生成齒形時材料在齒條上轉動時的軌跡的示意性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普利司通,未經(jīng)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75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