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線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6922.5 | 申請日: | 2015-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44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福永秀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7/16 | 分類號: | H01F7/16;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浦彩華;姚開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線管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不使螺線管的規格(尺寸)增大而得到平坦特性的螺線管。螺線管(1)具備:模制線圈(2),其在卷繞多圈的線圈(3)的中心具有孔(5);螺線管主體(3),其具有:殼體(10),其覆蓋該模制線圈(2)的外周;柱塞(12),其插入模制線圈(2)的中心的孔(5),且能夠移動;以及磁吸引部(11),其配置于該柱塞(12)受由線圈(3)產生的磁力而移動且被吸引的方向上;環狀板(6),其位于模制線圈(2)的與螺線管主體(3)相反的一側,且與線圈(3)鄰接;以及套筒(15),其隔著氣隙與磁吸引部對置(11),且支撐連接于柱塞(12)的桿(13)的一側,形成經過磁吸引部(11)、殼體(10)、套筒(15)以及柱塞(12)后返回到磁吸引部(11)的磁路(L),螺線管(1)的特征在于,在柱塞(12)形成有外緣部分在軸向上延伸而成的外緣延伸部(12a)。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用于減震器等各種油氣控制設備用螺線管閥等的螺線管。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這種螺線管,例如,具有圖4及圖5所示的螺線管。
螺線管50將模制線圈51和螺線管主體52一體化成一個而構成。
模制線圈51卷繞有線圈53,在該線圈53的中心形成有向螺線管主體52側凹陷的孔54。
另外,在模制線圈51的與螺線管主體52相反的一側,與線圈53鄰接地設有環狀的板55,在該板55的前方設有形成孔54的底面的模制部56,在模制部56內,從線圈53引出的線圈線連接于引線57。
另一方面,螺線管主體52設有:在軸心部分插入模制線圈51的孔54的柱部58;以及將模制線圈51的配置部分作為環狀空間而與柱部58隔開并覆蓋模制線圈51外周的殼體59。
在螺線管主體52的柱部58,具備:通過一部件而與殼體59形成為一體的磁吸引部60;通過向線圈53的通電而被磁性地吸引至磁吸引部60的柱塞61;與柱塞61連接的桿62;支撐桿62的軸承63;覆蓋柱部58的前端的套筒64;以及在套筒64與磁吸引部60之間形成磁切斷部的由非磁性件形成的圓筒65。
在磁吸引部60的內徑側配置有塞子66,在該塞子66的內徑側嵌入有第二軸承68。
磁吸引部60從環狀的徑向部67的內徑端向模制線圈51側延伸。另外,殼體59也從環狀的徑向部67的外徑端向模制線圈51側延伸。
在以上的結構的螺線管50中,經由引線57向線圈53供給電流,從而,如圖5所示,形成磁吸引部60、殼體59、板55、套筒64、柱塞61、然后返回到磁吸引部60的磁路L,從而將柱塞61磁性地吸引至磁吸引部60。
此外,在不對線圈53供給電流的情況下,柱塞61受未圖示的彈簧等的彈力而如圖4所示地置于與磁吸引部60分離的位置。
在類似上述的螺線管(以下,稱為“現有技術1”。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中,在要求的螺線管規格(尺寸)內,尋求需要的行程的吸引力及平坦特性。
但是,如圖5所示,在現有技術1中,在柱塞61的吸引結束狀態(柱塞61接近塞子66的狀態)的附近,柱塞61與套筒64的磁束授受部分A的范圍變小,不能充分地授受磁束,其結果,存在以下問題,即,吸引力降低,從而不能在需要的行程整個區域得到平坦特性。
另外,已知一種螺線管,其為了使規格不會變大,且抑制因行程變化而引起的磁吸引力的變動,而在磁軛設置將內包可動子鐵芯的第二定子鐵芯的一部分插入的孔,且將磁傳遞部的軸向長度增長(以下,稱為“現有技術2”。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但是,在現有技術2中,需要使可動子鐵芯和第二定子鐵芯兩個部件的軸向長度成對地增大,從而材料費及制造費增加。另外,因為使可動子鐵芯的整體全體增長,所以,也存在以下問題,即,可動部的重量增加,從而響應性變差。
現有技術文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69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