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部分分纖纖維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80065769.4 | 申請日: | 2015-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2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河原好宏;鈴木保;三好且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2J1/18 | 分類號: | D02J1/18;B65H51/0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楊宏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束 分纖 制造裝置 制造 絡合 分纖處理 突出部 單絲 分切 旋轉(zhuǎn)刃具 單絲數(shù) 累積部 拔出 大絲 捻合 行進 | ||
本發(fā)明提供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制造裝置、以及利用上述方法、裝置得到的部分分纖纖維束,所述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一邊使由多條單絲形成的纖維束沿長度方向行進,一邊將具有多個突出部的分纖機構插入纖維束中,形成分纖處理部,并且,在至少1個分纖處理部中的與突出部接觸的接觸部形成單絲交織而成的絡合部,然后,將分纖機構從纖維束中拔出,經(jīng)過包含絡合部的絡合累積部后,再次將分纖機構插入纖維束中。本發(fā)明可提供可連續(xù)穩(wěn)定地對纖維束進行分切的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特別地,本發(fā)明可提供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以及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裝置得到的部分分纖纖維束,對于上述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而言,即使是包含捻合的纖維束、或作為大絲束的單絲數(shù)多的纖維束,也可在不考慮旋轉(zhuǎn)刃具的更換壽命的情況下進行連續(xù)的分切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以及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裝置得到的部分分纖纖維束。更詳細而言,涉及可在不引起斷絲的情況下,對未設想過要進行分纖的單絲數(shù)多的廉價大絲束(large tow)連續(xù)地進行分纖的部分分纖纖維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以及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裝置得到的部分分纖纖維束。
背景技術
使用由不連續(xù)的增強纖維(例如,碳纖維)的束狀集合體(以下,有時也稱為纖維束。)和基體樹脂形成的成型材料并利用加熱、加壓成型來制造所期望的形狀的成型品的技術是已知的。這樣的成型材料中,對于由單絲數(shù)多的纖維束形成的成型材料而言,雖然成型時的流動性優(yōu)異,但存在成型品的力學特性差的傾向。對此,為了同時實現(xiàn)成型時的流動性和成型品的力學特性,使用了已調(diào)節(jié)成任意單絲數(shù)的纖維束作為成型材料內(nèi)的纖維束。
作為調(diào)節(jié)纖維束的單絲數(shù)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2中公開了使用預先將多個纖維束卷繞而成的多纖維束卷繞體來進行分纖處理的方法。然而,這些方法由于受到預先處理的纖維束的單絲數(shù)的限制,因而調(diào)節(jié)范圍受限制,難以調(diào)節(jié)成所期望的單絲數(shù)。
另外,例如專利文獻3~5中公開了使用圓盤狀的旋轉(zhuǎn)刃具將纖維束縱向分切(slit)成所期望的單絲數(shù)的方法。對于這些方法而言,雖然可通過改變旋轉(zhuǎn)刃具的間距(pitch)來調(diào)節(jié)單絲數(shù),但由于在長度方向全長范圍內(nèi)已縱向分切的纖維束不具有聚束性,因而將縱向分切后的線卷繞在繞線筒(bobbin)上、或從卷繞的繞線筒將纖維束退繞這樣的操作容易變得困難。另外,在輸送縱向分切后的纖維束時,因縱向分切而產(chǎn)生的端部分叉狀的纖維束有可能纏繞于引導輥、送出輥等,從而變得不易進行輸送。
另外,專利文獻6中公開了下述方法:利用不僅具有與纖維方向平行的縱向刃具(其具有縱向分切功能)而且還具有與纖維方向垂直的橫向刃具的分纖切割器(cutter),在進行縱向分切的同時將纖維切割成規(guī)定長度。通過該方法,不需要將縱向分切后的纖維束先卷繞到繞線筒上而進行輸送,可改善操作性。然而,由于分纖切割器具有縱向刃具和橫向刃具,因此會產(chǎn)生以下弊端:若其中一個刃具先達到切割壽命,則不得不更換整套刃具。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5544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0013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3-4920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4-3091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5512908號公報
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2012/105080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如上所述,為了制造具有流動性和力學特性的成型品,需要已調(diào)節(jié)成任意單絲數(shù)的纖維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株式會社,未經(jīng)東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5769.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聚碳酸酯樹脂粉體及其運輸方法
- 下一篇:用于機動車的前燈
- 制造對象物交接裝置和具有該裝置的搬送系統(tǒng)
- 制造對象物的制造裝置及制造對象物的制造方法
- 制造對象物的搬送裝置和制造對象物的搬送方法
- 氫燃料制造系統(tǒng)、氫燃料制造方法以及氫燃料制造程序
- 試劑調(diào)制裝置以及試劑調(diào)制系統(tǒng)
- 用于制造裝置的操作終端裝置和包括它的制造系統(tǒng)
- 通過制造時間信息來變更異常檢測條件的制造管理系統(tǒng)
- 產(chǎn)品的制造系統(tǒng)、惡意軟件檢測系統(tǒng)、產(chǎn)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惡意軟件檢測方法
- 用于制造裝置的操作終端裝置和包括它的制造系統(tǒng)
- 估計裝置、估計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