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導管組裝體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80065709.2 | 申請日: | 2015-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9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寺澤祐哉;玉野壽美;川端慎大;住吉聰;田村誠;京極悠佑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爾茂株式會社;三菱鉛筆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25/06 | 分類號: | 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11256 | 代理人: | 陳偉,孫明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管 組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例如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穿刺于血管并留置其中的導管組裝體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等,例如使用導管組合體。這種導管組合體具有:中空的導管;固定于導管的基端的導管轂;插入到導管內并在前端具有銳利的針尖的內針;和固定在該內針的基端上的內針轂。在使用導管組裝體向患者進行輸液的情況下,將導管與內針一起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內,在該穿刺后,在將導管穿刺到該患者的情況下將內針從導管拔出。接著,將設于輸液管的端部的連接器與導管轂的基端連接,經由輸液管、導管轂以及導管將輸液劑供給到患者的血管內。
但是,在這樣的導管組裝體的使用中,為了在將內針從導管拔出后,防止使用者不經意地碰到具有銳利針尖的內針而提案有一種導管組裝體,其具有覆蓋拔出后的內針的安全機構(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2-126080號公報)。
在以往的導管組裝體的安全機構中,例如構成為,在具有內針通路的罩筒的內部配置有由金屬制的彈性部件形成的遮蔽部件,在內針的拔出時,由通過復原力而擴開的遮蔽部件來封閉內針通路,由此使內針不會從罩筒的前端突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與上述的以往技術關聯(lián)地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管組合體以及其制造方法,其不使用由彈性部件形成的遮蔽部件,能夠隨著內針的拔出而遮蔽內針通路,并防止內針向外部的突出,并且能夠維持遮蔽內針通路的狀態(tài)。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導管組裝體的特征在于,具有:內針,其在前端具有銳利的針尖;導管,其供所述內針穿插;導管轂,其與所述導管的基端部連接;和針保護罩,其在所述內針的拔出時覆蓋所述內針的至少所述針尖,所述針保護罩具有:內筒,其具有沿軸向貫穿的內針通路,并相對于所述導管轂能夠脫離地連接;外筒,其在內側配置有所述內筒,并且相對于所述內筒能夠沿軸向相對位移;塊體,其收納在所述內筒中,能夠從不遮蔽所述內針通路的初期位置向遮蔽所述內針通路的遮蔽位置位移;和鎖定機構,其將所述塊體限制在所述遮蔽位置,所述鎖定機構具有:卡定部,其設于所述內筒且能夠在所述內筒內彈性位移;和被卡定部,其設于所述塊體且能夠與所述卡定部卡合,在所述內針的拔出操作時,隨著所述外筒相對于所述內筒的后退移動,由形成在所述外筒上的抵接部使所述塊體被按壓并從所述初期位置向所述遮蔽位置移動,并且由所述鎖定機構使所述塊體保持在所述遮蔽位置。
根據如上述構成的導管組裝體,在內針的拔出操作時,通過配置在內筒內的塊體與設于外筒的抵接部按壓而從初期位置向遮蔽位置移動。由此,能夠遮蔽內針通路,并防止針突出到內筒的外部。另外,在塊體向遮蔽位置移動后,通過鎖定機構來阻止塊體向初期位置移動,由此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內針向外部的突出。并且,由于鎖定機構的卡定部構成為能夠在內筒內彈性位移,所以在被卡定部越過卡定部時容易變形,因此抑制鎖定機構的起動阻力,并能夠有效地抑制內針的拔出操作時所需的操作力的增大。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所述卡定部為由所述內筒的內表面懸臂支承的卡定片。
根據該構成,由于卡定部容易變形,所以能夠有效地降低鎖定機構的起動阻力。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所述卡定片在從所述塊體的所述初期位置朝向所述遮蔽位置的方向上延伸。
根據該構成,由于隨著塊體的移動容易使卡定片變形,所以能夠更加有效地抑制鎖定機構的起動阻力。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在所述卡定片中,在供所述塊體從所述初期位置向所述遮蔽位置位移時滑動接觸的部分上形成有傾斜引導部,其隨著從所述卡定片的支承端側趨向自由端側而向所述內筒的內側位移。
根據該構成,在傾斜引導部的引導作用下,使塊體以及卡定片的位移更加順暢,能夠更加有效地抑制鎖定機構的起動阻力。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所述卡定部為兩端由所述內筒的內表面支承的梁。
根據該構成,通過隨著塊體的位移而彈性撓曲的梁來抑制鎖定機構的起動阻力,并且塊體能夠切實地維持遮蔽內針通路的狀態(tài)。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所述抵接部具有相對于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的相對移動方向而傾斜的第一傾斜面,所述塊體具有在位于所述初期位置的狀態(tài)下與所述第一傾斜面相對的第二傾斜面。
根據該構成,在抵接部按壓塊體時,由于傾斜面彼此接觸以及滑動,所以能夠使塊體穩(wěn)定并順暢地滑動。
在上述的導管組裝體中,也可以為,所述第一傾斜面以及所述第二傾斜面分別沿所述塊體的寬度方向離開地配置有多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爾茂株式會社;三菱鉛筆株式會社,未經泰爾茂株式會社;三菱鉛筆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57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