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5085.4 | 申請日: | 2015-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15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羅蘭·科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波利斯太沃特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112/08 | 分類號: | C08F112/08;B29B17/02;C08J11/08;C08L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海勝;宋琴芝 |
| 地址: | 加拿大*** | 國省代碼: | 加拿大;CA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苯乙烯 回收聚苯乙烯 對傘花烴 二次洗滌 混合物 沉淀的 非溶劑 加工 聚苯乙烯聚合物 聚苯乙烯廢料 聚苯乙烯顆粒 熔體流動指數 回收 洗滌 溶解 | ||
提供了熔體流動指數小于約25g/10min的回收的聚苯乙烯聚合物。提供了用于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該加工方法可以包括在獲得聚苯乙烯/對傘花烴混合物的條件下將所述聚苯乙烯廢料溶解于對傘花烴中,在獲得沉淀的聚苯乙烯的條件下將聚苯乙烯/對傘花烴混合物添加至烴聚苯乙烯非溶劑,在獲得二次洗滌的聚苯乙烯的條件下用烴聚苯乙烯非溶劑的另外的部分洗滌沉淀的聚苯乙烯。可以任選地干燥二次洗滌的聚苯乙烯以及形成聚苯乙烯顆粒。還提供了通過這樣的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獲得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本公開涉及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例如,其涉及回收聚苯乙烯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將聚苯乙烯廢料溶解于溶劑如對傘花烴中,然后用非溶劑沉淀和洗滌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廢料,例如,電子產品或家具的包裝、食物托盤、商品和絕緣體可以例如具有環境影響。
例如,無論消費后或工業后,大多數聚苯乙烯廢料被掩埋在垃圾填埋場。例如,在魁北克每年掩埋多于40,000噸聚苯乙烯廢料。進一步地,在魁北克每年購買和消費60,000噸新聚苯乙烯。
已知的回收聚苯乙烯的方法不產生具有與新聚苯乙烯相同性質的回收的聚苯乙烯。例如,聚苯乙烯的已知的方法不能制備具有符合使用回收的聚苯乙烯的技術規格的熔體流動指數(MFI)的回收的聚苯乙烯,所述回收的聚苯乙烯與使用新聚苯乙烯用于相同的用途。為了抵消這種機械性能的損失,回收的聚苯乙烯以罕見地可以超過20%的比例與新聚苯乙烯摻合,甚至用于較不嚴格的應用。
大多數工業聚苯乙烯物品不是僅由聚苯乙烯組成的;例如,它們可以含有添加至聚合物以改性一些物理、生物和/或化學特性的化學物質。添加劑的例子是著色劑、填料、阻燃劑、潤滑劑和增塑劑。
因此,希望提供回收的聚苯乙烯和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至少會部分地解決提及的問題之一,或會是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已知加工方法的替代選擇。
因此,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根據ASTM D1238-13測量的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根據ASTM D1238-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和小于約1wt%的添加劑含量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根據ASTM D1238-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和根據ASTM D5630-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1wt%的灰分含量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根據ASTM D1238-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和根據ASTM D5630-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0.5wt%的灰分含量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具有根據ASTM D1238-13標準測量的小于約25g/10min的熔體流動指數的回收的聚苯乙烯。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回收聚苯乙烯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
在獲得聚苯乙烯/對傘花烴混合物的條件下將所述聚苯乙烯廢料溶解于對傘花烴中;
在獲得沉淀的聚苯乙烯和烴廢液的第一部分的條件下,將聚苯乙烯/對傘花烴混合物添加至烴聚苯乙烯非溶劑的第一部分;
將沉淀的聚苯乙烯與烴廢液的第一部分分離;
任選地重復溶解、添加和分離;
在獲得洗滌的聚苯乙烯和烴廢液的第二部分的條件下,用烴聚苯乙烯非溶劑的第二部分洗滌沉淀的聚苯乙烯;
將洗滌的聚苯乙烯與烴廢液的第二部分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波利斯太沃特公司,未經波利斯太沃特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50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