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頸軸承、旋轉機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4264.6 | 申請日: | 2015-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2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吉峰千尋;佐野岳志;角侑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日立電力系統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33/10 | 分類號: | F16C33/10;F01D25/16;F01D25/18;F16C17/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趙晶;高培培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軸 軸承 上半部 外周面 軸承主體 滑動面 潤滑油 臺肩部 下半部 潤滑油供給部 水平方向延伸 旋轉機械軸 支承旋轉軸 隔開間隔 滑動地支 周向延伸 軸頸軸承 頸軸承 引導的 內周 | ||
軸頸軸承(10)具備能夠繞著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軸線(O)旋轉的旋轉軸(1)、從下方能夠滑動地支承該旋轉軸(1)的外周面(1A)的軸承下半部(11)、支承旋轉軸(1)的外周面(1A)的上側一半的軸承上半部(12)、向軸承下半部(11)及軸承上半部(12)與旋轉軸(1)之間供給潤滑油的潤滑油供給部(13),軸承上半部(12)具有與旋轉軸(1)的上側一半的外周面隔開間隔地相對的軸承主體部(18)、從該軸承主體部(18)的內周面向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與旋轉軸(1)的滑動面(21A)并沿周向延伸的臺肩部(21)、將潤滑油向臺肩部(21)的滑動面(21A)引導的引導部(2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頸軸承、旋轉機械。
本申請基于在2014年11月28日提出申請的日本特愿2014-241173 而主張優先權,并引用其記載。
背景技術
作為將旋轉機械的旋轉軸支承為能夠旋轉的軸承,以往實際應用了各種技術。尤其是作為用于從下方支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的軸頸軸承,廣泛采用傾斜墊片軸承。通常,傾斜墊片軸承具有沿著旋轉軸的周向排列的多個墊片和從外周側覆蓋這多個墊片的承載環。在旋轉軸的外周面與墊片之間設有一定的間隙。通過向該間隙供給潤滑油,而旋轉軸的外周面與墊片的內周面以被潤滑的狀態滑動接觸。
作為這樣的軸頸軸承的具體例,已知有專利文獻1記載的傾斜墊片軸頸軸承。該軸頸軸承具有:通過沿著旋轉軸的周向排列而將旋轉軸支承為能夠旋轉的多個傾斜墊片;及與這些傾斜墊片的旋轉軸的軸線方向兩側的面相對地設置的一對板。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7960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軸頸軸承在旋轉機械的運轉狀態發生了變化時,可能無法適當地支承旋轉軸。例如,在旋轉機械產生了振動時,旋轉軸自身產生振擺回轉振動時,或者渦輪葉片飛散而施加了外部載荷時,在旋轉軸上不僅會施加上述的向下載荷,而且也可能會施加向上的載荷。
在產生這樣的向上的載荷時,旋轉軸朝向上方稍微移動而與上半部承載環接觸。然而,在軸頸軸承的上半部未設置積極地供給潤滑油的裝置。此外,在對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來適用這樣的軸頸軸承的情況下,軸承內部的潤滑油因重力而容易滯留于下方。
因此,軸頸軸承的上半部與下半部相比缺乏潤滑性能。由此,在位于上半部的傾斜墊片與旋轉軸接觸時,兩者可能會產生損傷。
另一方面,增加潤滑油的供給量可能會導致軸承的能量損失的增大。因此,對于不使潤滑油的量增減而能夠提高潤滑性能的軸承的請求不斷升高。
本發明考慮到這樣的情況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少量的潤滑油能夠發揮充分的潤滑性能的軸頸軸承。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形態,軸頸軸承具備:軸承下半部,從下方能夠滑動地支承旋轉軸的外周面,所述旋轉軸能夠繞著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軸線旋轉;軸承上半部,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外周面的上側一半;及潤滑油供給部,向所述軸承下半部及所述軸承上半部與所述旋轉軸之間供給潤滑油,所述軸承上半部具有:軸承主體部,與所述旋轉軸的上側一半的外周面隔開間隔地相對;臺肩部,從該軸承主體部的內周面向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與所述旋轉軸的滑動面,并沿周向延伸;及引導部,將所述潤滑油向所述臺肩部的滑動面引導。
根據上述那樣的結構,由潤滑油供給部供給的潤滑油伴隨著旋轉軸的旋轉,由設置于軸承上半部的引導部朝向臺肩部的滑動面引導。由此,在軸承上半部與旋轉軸之間也能夠遍布潤滑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日立電力系統株式會社,未經三菱日立電力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42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