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面向服務的網絡自動創建提供定制化虛擬無線網絡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3167.5 | 申請日: | 2015-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3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航;李頊;倪麥爾·伽米尼·瑟納瑞斯;蘇菲·范希奇;恩科·敦·道;哈米德雷扎·法曼巴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5/177 | 分類號: | G06F15/17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面向 服務 網絡 自動 創建 提供 定制 虛擬 無線網絡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系統和方法實施例以提供基于SONAC的定制化虛擬網絡。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于提供定制化VN的網絡管理實體包括計算設備執行的SONAC模塊,所述計算設備連接到無線網絡,所述SONAC模塊用于從所述無線網絡接收服務需求數據并根據所述服務需求數據創建服務定制化VN,所述服務需求數據描述一個或多個服務需求,其中,所述SONAC模塊包括與以下組件交互的接口:SDT組件,所述SDT組件由所述SONAC模塊用來確定服務定制化邏輯拓撲;SDRA組件,其將所述邏輯拓撲映射到所述無線網絡內的物理網絡資源;SDP組件,其確定端到端數據傳輸協議以通過所述無線網絡進行第一設備與第二設備之間的通信。
本申請要求2015年4月13日遞交的發明名稱為“用于接口參考模型的系統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terface Reference Model)”的第62/146,865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在先申請優先權,該在先申請要求2015年3月12日遞交的發明名稱為“用于接口參考模型的系統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terface Reference Model)”的第62/132,320號美國臨時申請的在先申請優先權,該在先申請要求2014年11月28日遞交的發明名稱為“基于面向服務的網絡自動創建提供定制化虛擬無線網絡的系統和方法(Systemand Method of Providing Customized Virtual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Auto-Creation)”的第62/085,405號美國臨時申請的在先申請優先權,這些在先申請的內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網絡架構的系統和方法,在具體實施例中涉及一種用于接口參考模型的系統和方法和可定制化的面向服務的無線網絡。
背景技術
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無線網絡可以表示從早期無線網絡轉變來的主要范式。例如,5G無線網絡可以利用高載波頻率與大量天線,這些天線比傳統部署在現有3G/4G網絡中的多。此外,5G無線網絡可以高度整合,從而使得所支持的5G空中接口轉變到諸如LTE和WiFi之類的現有網絡接口以提供高速率覆蓋與無縫用戶體驗。5G無線網絡還可以包括密集部署的異構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這些RAN具有可以經由無線接入網狀回程網絡互聯的宏基站和低功率微蜂窩、微微蜂窩和毫微微蜂窩。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種用于提供定制化虛擬無線網絡的網絡管理實體包括計算設備執行的面向服務的虛擬網絡自動創建(service-oriented virtual network auto-creation,SONAC)模塊,所述計算設備連接到無線網絡,所述SONAC模塊用于從所述無線網絡接收服務需求數據并且根據所述服務需求數據創建服務定制化虛擬網絡(virtualnetwork,VN),所述服務需求數據描述一個或多個服務需求,其中,所述SONAC模塊包括與以下組件交互的接口:軟件定義拓撲(software-defined topology,SDT)組件,所述SDT組件由所述SONAC模塊用來確定服務定制化邏輯拓撲;軟件定義資源分配(software-definedresource allocation,SDRA)組件,其將所述邏輯拓撲映射到所述無線網絡內的物理網絡資源;軟件定義協議(software-defined protocol,SDP)組件,其確定端到端數據傳輸協議以經由所述無線網絡進行第一設備與第二設備之間的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31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