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致發光器件的銅(I)吡唑特二聚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580060883.8 | 申請日: | 2015-10-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4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D·S·萊塔爾;T·P·克拉克;A·A·拉什福德;S·穆克霍培德海耶;T·S·德弗里斯;D·D·德沃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陶氏環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9/50 | 分類號: | C07F9/50;C07F9/6503;C07F9/655;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師事務所11494 | 代理人: | 吳培善,王國祥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致發光 器件 吡唑 二聚體 | ||
相關申請的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4年10月6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號62/060,344的權益,該申請通過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術
有機發光器件(OLED)是其中電致發光層為含有至少一種對電流響應而發光的有機化合物(發光化合物)的薄膜的器件。現有的用于此類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化合物依賴于銥磷光性絡合物,由于其既可捕獲三線態激子亦可捕獲單線態激子其可能具有高的效率,但是制造成本昂貴;或者依賴于基于熒光的有機小分子,由于其較難捕獲三線態激子而通常效率較低。對于既可捕獲單線態激子亦可捕獲三線態激子并可在降低的成本下制造的新的強發光、熱穩定的化合物存在需求。
部分發光金屬有機絡合物公開于以下文獻中:US2007/0267959、US2007/0270592、US2013/0150581、WO2012056931A1、WO2012098263A1、US 20100044693(A1)、US 20110155954A1、US 8,053,090、JP4764047(摘要)、JP2005101955A(摘要)、Dias等《高亮度磷光的吡唑特的三核銅(I)絡合物:取代基對于超分子結構和光子物理學的影響(Brightly Phosphorescent Trinuclear Copper(I)Complexes of Pyrazolates: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s)》J.Am.Chem.Soc.2005,127,7489、Omary等《3,5-雙(三氟甲基)吡唑特和相關的雙(吡唑基)硼酸鹽的二核和單核銅(I)絡合物和銀(I)絡合物的藍色磷光體(Blue Phosphors of D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Copper(I)and Silver(I)Complexes of 3,5-Bis(trifluoromethyl)pyrazolate and the Related Bis(pyrazolyl)borate》Inorg.Chem.,2003,42,8612、Igawa等《含有發光四面體銅(I)絡合物的高效綠色有機發光二極管(Highly efficient 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ontaining luminescent tetrahedral copper(I)complexes)》J.Mater.Chem.C,2013,1,542。但是如以上所討論的,對于可在降低的成本下生產的強發光、熱穩定的發光化合物仍需要新的化合物。此類化合物還應該使得耐久、高效的電子器件成為可能。以下發明已經可以滿足這些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合物,其包含選自結構1的化合物:
其中E1、E2、E3和E4各自獨立地選自以下:氮(N)或磷(P);
Cu1和Cu2各自為銅;
X1為氮或C-R9,其中C為碳,并且R9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X2為氮或C-R10,其中C為碳,并且R10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X3為氮或C-R11,其中C為碳,并且R11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X4為氮或C-R12,其中C為碳,并且R12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X5為氮或C-R13,其中C為碳,并且R13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X6為氮或C-R14,其中C為碳,并且R14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R1、R2、R3、R4、R5、R6、R7、R8各自獨立地選自以下: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芳基;并且
其中L1和L2各自獨立地選自以下: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亞烴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雜亞烴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陶氏環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陶氏環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08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上隔離下接地開關柜
- 下一篇:電纜加熱校直的智能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