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事件模式引導移動內容服務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60681.3 | 申請日: | 2015-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5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K-C·李;S·羅卜 | 申請(專利權)人: | IOT控股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濱;劉國平 |
| 地址: | 美國特***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事件 模式 引導 移動 內容 服務 方法 系統 | ||
公開了用于事件模式(EP)引導內容服務的方法和系統。服務實體可以基于對應于從請求實體接收到的傳感器事件的事件模式來識別內容創建方候選,并且所述服務實體可以基于對所述事件模式的最佳匹配在所述內容創建方候選之間選擇內容創建方。所述服務實體可以向所選擇的內容創建方傳送對內容的請求,以使得所述對內容的請求響應于所述事件模式而被自動地生成。所述服務實體可以將內容傳遞至請求實體并且可以基于所述請求實體對內容的播放來監測請求實體的進展。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請求于2014年11月6日遞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62/076,243的權益,其內容通過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術
可穿戴設備(諸如,例如谷歌眼鏡(GOOGLE GLASS)、IWATCH模型、FITBIT腕帶等)的最新發展使得在醫療保健、健身和訓練方面能夠實現新型的普及和個性化服務。將這些可穿戴設備與三維(3D)圖形引擎、社交網絡和眾包(crowd sourcing)平臺、移動應用和游戲相結合可能有助于在3D虛擬世界中形成現實世界活動的新趨勢,并創建可以在移動應用和游戲的用戶之間共享的豐富的3D增強/虛擬現實內容。除了應用程序本身所需的內容之外,還可以創建附加的在線幫助支持內容(例如教程、療法、配方、指導說明和警告消息等內容),并可以與應用一起傳遞或作為服務提供給用戶。
這種豐富的3D內容可以被用作教育、醫療保健、健身和娛樂目的的實況指導教程。例如,移動應用或游戲可以支持可穿戴或可安裝在自行車上的具有位置和方位傳感器的相機、用于語音激活命令的麥克風、用于溫度和心率監測的腕帶。此外,移動應用或游戲可以檢測、識別及放映現實世界傳感器數據以在具有手勢識別傳感器(例如,MICROSOFTKINECT、SOFTKINECT相機、LEAP MOTION控制器等)的3D圖形引擎中創建虛擬化身(avatar)。在這些新技術可以創建更豐富的內容的同時,這些技術還可能引入更多的復雜性來以最小的手動干預或不需要手動干預的情況下實時支持現實用戶。
這種豐富內容可以使用網頁內容和3D動畫記錄工具而被創建,這在內容設計、開發、編輯和發行中可能涉及到多個手動步驟。所發行的內容可以由用戶通過宣傳、搜索、傳遞和顯示服務來消費。
發明內容
公開了用于事件模式(EP)引導的內容服務的方法和系統。服務實體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該服務實體可以基于對應于從請求實體接收的傳感器事件的事件模式來識別內容創建方候選,并且服務實體可以基于與事件模式的最佳匹配來在內容創建方候選之間選擇內容創建方。服務實體可以將對內容的請求傳送給所選擇的內容創建方,以使得對內容的請求響應于事件模式而自動地生成。服務實體可以將所述內容傳遞至請求實體并可以基于請求實體對內容的播放來監控所述請求實體的進展。
此外,所述服務實體可以以連續實時為基礎來自動地接收傳感器事件,以使得傳感器事件對應于用戶設備采集的行為數據,并且服務實體可以根據傳感器事件自動確定用戶行為是否是反常的。所述服務實體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傳感器事件來生成行為模型以檢測反常的行為。如果用戶行為是反常的,則服務實體可以基于所述傳感器事件來生成事件模式。
請求方實體的進展可以由服務實體來監測。可以基于所述進展來針對所述內容給出肯定點或評級。該系統可以維護一組高排名內容創建方和相關聯的記錄內容。舊的或較低排名的內容可能被歸檔和刪除。
EP引導內容服務系統可以執行內容選擇和匹配方法。應用程序接口(API)和網絡元素也可以執行所述內容選擇和匹配方法。
附圖說明
可以從以下結合附圖通過示例給出的描述得出更詳細的理解,其中:
圖1A是例示通信系統的系統圖,在該通信系統中,公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可以被實施;
圖1B是可以在圖1A中示出的通信系統中使用的例示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的系統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IOT控股公司,未經IOT控股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606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