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試樣用夾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7436.7 | 申請日: | 2015-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0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松哲郎;原田義規;南川丈夫;三橋博一;宮川惇紀;小高大樹;大河內健吾;加藤祥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都府公立大學法人;大成化工株式會社;優志旺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N33/52 | 分類號: | G01N33/52;G01N1/2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滿鳳;金龍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試樣 夾持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腫瘤部位識別裝置中使用、能夠精度良好地進行腫瘤部位的識別的試樣用夾持器。本發明的試樣用夾持器為在通過對試樣照射從光源部射出的激發光、對存在于試樣的腫瘤部位的卟啉類所發出的熒光進行分光檢測而進行腫瘤部位和非腫瘤部位的識別的腫瘤部位識別裝置中使用的試樣用夾持器(1),其中,具備收容試樣(2)的收容部(41)、用于使從試樣用夾持器的外側射出的激發光透射而對收容在收容部中的試樣照射激發光的窗部(52)和用于抑制收容在收容部內的試樣的位移的試樣固定部(44)。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腫瘤部位識別裝置中使用的試樣用夾持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的日本迎來了快速的老齡化社會,癌癥患者數有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淋巴結轉移是重要的預后因素之一,因此,在決定患者的治療方法的方面,準確地診斷淋巴結轉移的有無是重要的。特別地,從原發灶離開的癌細胞最先到達的淋巴結被稱為前哨淋巴結。到達前哨淋巴結的癌細胞的數量起初是有限的,因此,對前哨淋巴結進行調查,若癌細胞的轉移極少,則可以認為基本沒有從前哨淋巴結轉移至末端的淋巴結。
作為術前的淋巴結轉移診斷法,已知有CT(計算機斷層攝影,ComputedTomography)、FDG-PET(氟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但現狀是在診斷精度的方面仍然不夠充分。另外,術中、術后的淋巴結轉移的診斷使用病理組織診斷,但通常僅根據從單一的切割面得到的標本來診斷轉移的有無,因此有時會漏掉小的轉移灶,其診斷精度不能說是充分的。此外,在術中的快速檢查中,到診斷為止至少需要約30分鐘,而且需要由病理醫生做出判斷,因此,也有可能因病理醫生個人的技能差異而使診斷結果產生差異。此外,鑒于病理醫生本身不足的目前的現狀,需要不依靠病理醫生的判斷而能夠以高精度進行淋巴結轉移的診斷的新方法。
目前,在包括消化系統領域在內的廣泛領域內,癌癥的檢測正在應用使用5-氨基乙酰丙酸(5-ALA)的光線力學方法。5-ALA是也存在于生物體內的氨基酸的一種,其為水溶性,能夠經口、局部地給藥。從體外給用5-ALA時,在正常細胞中快速代謝為血紅素,但在癌細胞中,由于代謝酶的活性的差異而選擇性地蓄積作為代謝產物的原卟啉IX(PpIX)。在此,血紅素觀察不到熒光,另一方面,PpIX為熒光物質,因此,通過對該光進行檢測,能夠進行癌癥的診斷(參考專利文獻1、非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02350號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使用5-氨基乙酰丙酸(5-ALA)的消化系統癌癥轉移淋巴結的診斷”,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雜志,122卷,No.4(2013)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上述內容在現階段還處于實驗室水平的研究階段,設想在實際應用于人的診斷時會產生各種問題。本申請人目前正在進行通過對存在于試樣的腫瘤部位的PpIX所發出的熒光進行分光檢測而進行腫瘤部位和非腫瘤部位的識別的裝置的開發。在該開發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為了精度良好地進行腫瘤部位的識別,使收容試樣的夾持器承擔一定的要求,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腫瘤部位識別裝置中使用的試樣用夾持器,其是能夠精度良好地進行腫瘤部位的識別的夾持器。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發明為一種試樣用夾持器,其為在通過對試樣照射從光源部射出的激發光、對存在于上述試樣的腫瘤部位的卟啉類所發出的熒光進行分光檢測而進行上述腫瘤部位和非腫瘤部位的識別的腫瘤部位識別裝置中使用的試樣用夾持器,其特征在于,具備:
收容上述試樣的收容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都府公立大學法人;大成化工株式會社;優志旺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京都府公立大學法人;大成化工株式會社;優志旺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74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