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面機翼船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80057271.3 | 申請日: | 2015-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43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建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建興 |
| 主分類號: | B63B1/26 | 分類號: | B63B1/2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面 機翼 | ||
水面機翼船,其包括一船體(20)、設于該船體(20)相對兩側的偶數(shù)機翼(40)以及設于該船體(20)底部兩側的偶數(shù)浮筒(30),各該浮筒(30)成形為中空扁平形態(tài),并于后側緣設有一螺旋槳(36),通過船體(20)底部(23)的浮筒(30)結構,使來自船體(20)兩側的波浪主要打擊在各該浮筒的連接部上,從而降低來自船體(20)兩側的波浪打擊在浮筒(30)上所造成的反作用力,達到提高船體行駛穩(wěn)定度和增加乘坐安全及舒適性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水面機翼船,特別是指通過其浮筒結構而得以更平穩(wěn)在水面上飛行的水面機翼船。
背景技術
水翼船(英語:Hydrofoil)是一種高速船,其船身底部有支架以安裝水翼。當船的速度逐漸增加,水翼可提供浮力將船身抬離水面,形成所謂的水翼飛航或水翼航行,從而大幅減少水的阻力且增加航行速度。
如圖1、圖2所示,顯示本案發(fā)明人先前提出的一種水面機翼船10,其包括一船體11,該船體11兩側設有數(shù)量對應的機翼12,各該機翼12后緣設有螺旋槳121,該船體11底部設有一浮筒裝置13,該浮筒裝置13具有多個長條形的第一浮筒131,各該第一浮筒131兩端部設有螺旋槳135,并通過一沿該第一浮筒131延伸的片狀連接部132與該船體11底部連接,該浮筒裝置13于船體11兩側鄰近底部處另設有二個第二浮筒133,各該第二浮筒133通過二彎曲狀連結部134與該船體11連接,藉此,如圖2所示,當已知水面機翼船10靜止停舶在水面上時,該第一浮筒131完全沒入水面下,而該第二浮筒133則與水面接觸地浮于水面上,以使船體11浮于水面之上,且當已知水面機翼船10在水面上飛行時,使該第一浮筒131的連接部132與該第二浮筒133完全離開水面,而在空中作一穩(wěn)定地飛行。
然而,已知水面機翼船10的浮筒裝置13的浮筒皆為沿著船體11延伸的長條形結構,不論水面機翼船10在靜止或行駛狀態(tài)下,只要浪由船體11兩側打來,將大面積地打擊在第一浮筒131或第二浮筒133上,容易造成船體11晃動偏移;尤其,相較于呈長條圓筒狀而能夠略使波浪分流的浮筒而言,在水面機翼船10快速行駛時,兩側打來的浪不僅打在第一浮筒131上,更將與該第一浮筒131的片狀連接部132打擊接觸,形成更明顯撼動船體11的作用力。
是以,要控制水面機翼船10一直保持在水平狀態(tài)的困難極高,而只能借著連接部132連接船體11,再配合機翼12達到保持在水平狀態(tài)。然而,當機翼12接觸到不穩(wěn)定的氣流時,將造成第一浮筒131隨著水面機翼船10整體作向上或向下的移動,使第一浮筒131的周側由平均受力改變?yōu)閱我环较虻拿娼佑|,在高速水流沖擊后產(chǎn)生了不可預期的路徑變化,尤其水的反作用力大于空氣甚多,因此當速度愈快或改變角度愈大時,其產(chǎn)生的沖擊將愈明顯,終將使整個水面機翼船10快速地往上或往下沖越,導致航行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藉此,已知水面機翼船10在于如何提高行駛穩(wěn)定度以增加乘坐安全及舒適性的課題上,仍有其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面機翼船,其包括一船體、設于該船體相對兩側的偶數(shù)機翼以及設于該船體底部兩側的偶數(shù)浮筒,各該浮筒成形為中空扁平形態(tài),并于后側緣設有一螺旋槳,藉此,通過船體底部的浮筒結構設計,使來自船體兩側的波浪主要打擊在各該浮筒的連接部上,從而降低來自船體兩側的波浪打擊在浮筒上所造成的反作用力,達到提高船體行駛穩(wěn)定度和增加乘坐安全及舒適性的目的。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水面機翼船,包括:一船體,具有相對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該前、后端之間具有一底部連接;偶數(shù)個浮筒,成對地設于該船體底部,各該浮筒成形為中空扁平形態(tài),具有對應該船體兩側的一內(nèi)側面及一外側面,該內(nèi)、外側面之間具有一前側緣、一底緣及一后側緣連接,且各該浮筒后側緣上設有一螺旋漿,以在水中作用產(chǎn)生推進力;以及偶數(shù)個機翼,成對地設于該船體相對兩側,各該機翼設有至少一螺旋槳,以在空氣中作用產(chǎn)生推進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建興,未經(jīng)林建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72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