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鉛蓄電池用隔板和鉛蓄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5743.1 | 申請日: | 2015-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7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蔀貴史;和田忠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2/16 | 分類號: | H01M2/1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陳冠欽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 隔板 | ||
1.鉛蓄電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將以聚烯烴類樹脂、氧化硅粉體和增塑劑為主體的原料組合物進行熔融混煉并制膜后除去所述增塑劑的一部分而成的、基底厚度為0.1~0.3mm、基于水銀壓入法的平均細孔徑為0.01~0.5μm、基于水銀壓入法的最大孔徑為0.3~1.0μm且基于水銀壓入法的空隙率為50~90體積%的微多孔膜制成的鉛蓄電池用隔板中,
所述原料組合物中還包含平均粒徑為60~800μm且平均厚度為1.5~8μm的不具有自成膜性的玻璃鱗片和超過0且3重量%以下的固態部分形式的硅烷偶聯劑,該玻璃鱗片為所述氧化硅粉體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的2~15重量%,
其中,自成膜性是僅單獨使用玻璃鱗片并在水中使其分散以制作適當濃度的分散液,將該分散液以適當厚度涂布于具有平滑性的適當基材表面,使其干燥固化時進行自己造膜的性質,
所述微多孔膜中,所述聚烯烴類樹脂、所述氧化硅粉體、所述增塑劑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為90重量%以上,所述聚烯烴類樹脂的含量為20~60重量%,所述氧化硅粉體的含量為40~80重量%,所述增塑劑的含量為超過0且30重量%以下,
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平均厚度為1.5~8μm,
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粒徑10μm以上的粒子的平均粒徑為20μm以上,以其面方向在所述微多孔膜的面方向大致取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大致取向是指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粒徑10μm以上的粒子的80%以上以其面方向相對于微多孔膜的面方向以20°以下取向的方式配置,
(以重量%計的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以μm計的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平均厚度)的值為1以上且10以下。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鉛蓄電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的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以μm計的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平均厚度)的值為2以上。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鉛蓄電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組合物中的固態部分形式的所述硅烷偶聯劑的含量為0.1重量%以上。
4.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鉛蓄電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組合物中及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平均厚度為2μm以下,所述原料組合物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為所述氧化硅粉體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的2~8重量%,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為所述氧化硅粉體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的2~8重量%。
5.權利要求3所述的鉛蓄電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組合物中及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平均厚度為2μm以下,所述原料組合物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為所述氧化硅粉體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的2~8重量%,所述微多孔膜中的所述玻璃鱗片的含量為所述氧化硅粉體和所述玻璃鱗片的合計含量的2~8重量%。
6.鉛蓄電池,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權利要求1至5的任一項所述的隔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板硝子株式會社,未經日本板硝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57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