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承裝置及泵在審
| 申請號: | 201580055129.5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5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平田和也;山中隆司;吉川成;工藤大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16C33/66 | 分類號: | F16C33/66;F04D29/046;F16N7/18;F16N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11256 | 代理人: | 陳偉,沈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橫軸泵等的軸承裝置,尤其涉及即使旋轉軸大徑化、或轉速高速化也能夠恰當地將潤滑油向軸承供給的軸承裝置。另外,本發明涉及具有這樣的軸承裝置的泵。
背景技術
在旋轉軸水平地設置的橫軸式的旋轉機械(例如橫軸泵)中,為了旋轉自如地支承旋轉軸,在旋轉軸的端部附近配置有軸承裝置。而且,供用于對軸承進行潤滑及冷卻的潤滑油蓄留的潤滑油蓄槽設在軸承裝置的內部或外部。
作為從潤滑油蓄槽向軸承供給潤滑油的機構,可以列舉使用了外部動力的強制供油裝置、或沒有使用外部動力的自潤滑裝置。強制供油裝置使用外部動力從配置在軸承裝置外部的潤滑油蓄槽向配置在軸承裝置內部的軸承供給潤滑油。在自潤滑裝置中,在軸承裝置內部從配置在旋轉軸下部的潤滑油蓄槽利用旋轉軸的旋轉力來攪起潤滑油而將潤滑油向軸承供給。
強制供油裝置的一個例子示出在圖16及圖17中。圖16是表示使用強制供油裝置的情況下的軸承裝置的剖視圖。圖17是強制供油裝置的配管及儀表系統圖。
如圖16所示,橫軸泵100的旋轉軸1水平地延伸,旋轉軸1的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承在軸承9A、9B上。另外,如圖17所示,旋轉軸1的端部與電動機200連接,在橫軸泵100的外部配置有強制供油裝置26。從強制供油裝置26向軸承9A、9B強制性地供給潤滑油。強制供油裝置26具有潤滑油泵21、過濾器24、潤滑油冷卻器23、多個油壓監視儀表25、及潤滑油油箱22等多個構成設備。因此,強制供油裝置26的成本增高。
而且,除了橫軸泵和用于驅動該橫軸泵的電動機的設置空間以外,還需要強制供油裝置的設置空間。其結果為,泵系統整體所需的設置空間大型化。
接下來,說明使用了自潤滑裝置的以往的軸承裝置。作為自潤滑裝置,以往使用如下方式:使用了油環(oil ring)的方式、及使用了油盤(oil disk)的方式。
圖18是表示使用了油環方式的自潤滑裝置的以往的軸承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剖視圖。如圖18所示,旋轉軸1的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承在軸承9A、9B上。蓄留潤滑油的潤滑油蓄槽10配置在軸承9A、9B的下方。作為用于攪起該潤滑油蓄槽10內的潤滑油的自潤滑裝置,設有油環20。油環20以包圍旋轉軸1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隨著旋轉軸1的旋轉而旋轉。并且,通過旋轉的油環20來攪起潤滑油蓄槽10內的潤滑油,由此將潤滑油向軸承9A、9B供給。使用了這樣的油環20的自潤滑裝置作為油環式自潤滑裝置而從以往被公知。
但是,在這樣的以往的油環式自潤滑裝置中,當因旋轉軸1的大徑化或旋轉軸1的高速化等而引起旋轉軸1的外周面的周向速度(以下簡稱為周速)上升時,油環20的旋轉會變得無法追隨旋轉軸1的旋轉。即,與旋轉軸1相比,油環20的轉速大幅降低,油環20無法恰當地攪起潤滑油。其結果為,無法得到所期望的潤滑性能和冷卻性能。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固定于旋轉軸的油盤的油盤式自潤滑裝置中,由于油盤與旋轉軸一起旋轉,所以不會發生油盤無法追隨旋轉軸的旋轉的問題。但是,當旋轉軸以高速旋轉時,作用于被油盤攪起的潤滑油的離心力增大。其結果為,被油盤攪起的潤滑油僅向油盤的半徑方向飛散,而無法向沿旋轉軸的軸向從油盤遠離地設置的軸承供給潤滑油。因此,當旋轉軸大徑化、或旋轉軸的轉速高速化時,難以將以往的自潤滑裝置適用于軸承裝置。
另外,以往公知一種施加了用于將通過油盤攪起的潤滑油可靠地向軸承引導的改良的油盤式自潤滑裝置。該改良后的油盤式自潤滑裝置示出在圖19的(a)及圖19的(b)中。圖19的(a)是表示使用了油盤方式的自潤滑裝置的以往的軸承裝置的一個例子的縱剖視圖,圖19的(b)是圖19的(a)中的A部的放大圖。在圖19的(a)及圖19的(b)所示的油盤式自潤滑裝置中,在油盤11的外周端部設有凹部80。另外,設有從該凹部80的外周端部向半徑方向內側突出的突出部81。被油盤11攪起的潤滑油被凹部80及突出部81保持,在軸承9的上方被搬運到配置于突出部81下方的盛油器82中。盛油器82與向軸承9的中央部引導潤滑油的給油孔83連結。被凹部80及突出部81保持的潤滑油在落下到盛油器82中后,從給油孔83通過而到達軸承9。
但是,當旋轉軸1的大徑化和轉速的高速化加深后,作用于被凹部80及突出部81保持的潤滑油的離心力增大,因此如圖19的(b)所示,潤滑油會繼續留在凹部80內,無法落下到盛油器82中。其結果為,產生潤滑油向軸承9的供給不足這一新課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165430號公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51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軸承
- 下一篇:軸承裝置和軸承裝置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