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區/無線網絡的波束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4761.8 | 申請日: | 2015-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7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儒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4 | 分類號: | H04B7/04;H01Q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濤;湯在彥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區 無線網絡 波束 管理 方法 | ||
1.一種波束管理方法,包括:
由基站提供波束訓練信息至網絡中的用戶裝置,其中,該波束訓練信息包括訓練周期,窗口大小及資源映射信息;
接收該用戶裝置透過一或多個用戶裝置波束傳輸的上行鏈路導頻信號;
使用多個基站波束對每個用戶裝置波束執行自適應波束形成;以及
由該基站傳輸波束訓練完成指令,其中,該波束訓練完成指令包括選擇的用戶裝置波束識別碼和相應于該選擇的用戶裝置波束的時序提前值以用于上行鏈路傳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波束訓練信息透過小區/波束特定系統信息提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波束訓練關于初始波束校準程序或后續波束追蹤程序。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站通過發送波束追蹤請求初始化該波束追蹤程序并接收波束容量報告作為響應,其中,該波束容量報告包括用于追蹤的多個用戶裝置波束模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自適應波束形成關于基于最大信號功率、最大信噪比或信號干擾及噪聲比、最小干擾及到達角度估計中的一個選擇最佳基站波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該上行鏈路導頻信號作為隨機存取前綴,該隨機存取前綴在隨機存取接入信道程序中透過隨機存取信道傳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隨機存取信道程序為基于競爭以用于初始波束校準。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隨機存取信道程序為非基于競爭以用于后續波束追蹤,且其中該基站透過該資源映射信息校準該隨機存取前綴并分配隨機存取信道資源。
9.一種波束管理方法,包括:
由無線通信網絡中的用戶裝置獲取波束訓練信息,其中,該波束訓練信息包括訓練周期,窗口大小及資源映射信息;
由該用戶裝置基于接收的該波束訓練信息透過一或多個用戶裝置波束傳輸上行鏈路導頻信號,其中該用戶裝置對該一或多個用戶裝置波束運用切換的波束形成以用于該上行鏈路導頻信號傳輸;
從基站接收波束訓練完成指令,其中,該波束訓練完成指令包括選擇的用戶裝置波束識別碼和相應于該選擇的用戶裝置波束的時序提前值以用于上行鏈路傳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波束訓練關于初始波束校準程序或后續波束追蹤程序。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隨機存取接入信道程序中透過隨機存取信道傳輸該上行鏈路導頻信號作為隨機存取前綴。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隨機存取信道程序為基于競爭以用于初始波束校準。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隨機存取信道程序為非基于競爭以用于后續波束追蹤,且其中該用戶裝置透過該資源映射信息接收該隨機存取前綴和隨機存取信道資源。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用戶裝置通過發送波束追蹤請求初始化該波束追蹤程序,其中,該波束追蹤請求包括用于追蹤的多個用戶裝置波束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476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安全防護的多傳感器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計算機管理用防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