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組業務映射到光傳送網絡的方法和OTN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0759.3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6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洪君;閆志勇;劉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27 | 分類號: | H04B10/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組 業務 映射 傳送 網絡 方法 otn 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分組業務映射到光傳送網絡的方法,包括:接收來自接入側的分組業務報文,通過第一出口所在第一線路單板的第一單板號和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號標識所述分組業務報文;將所述分組業務報文發送到與所述第一單板號對應的所述第一線路單板上;將發送到所述第一線路單板上的分組業務報文封裝并映射到與所述第一端口號對應的第一光通道數據單元ODU中,通過所述第一出口將所述第一ODU發送出去。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實現了基于分組業務進行任意帶寬、任意方向的交叉調度,同時實現不同支路單板上的分組業務共享同一塊線路單板上不同或相同的ODU時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組業務映射到光傳送網絡的方法和OTN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超寬帶、三網融合、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業務滲透,多業務發展所帶來的爆炸式流量增長,對網絡帶寬提出了新的挑戰。當前業界主要提出兩種面向未來電信級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網協議)業務的傳送設備,一種主流設備是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傳送網)設備。OTN具有大容量遠距離的傳送能力,能夠提供多種保護方式以及端到端的監控管理。OTN設備基于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時分復用)技術,面向IP/以太網業務時,時隙顆粒最小是1.25G。另一種主流設備是基于分組交換技術的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組傳送網)設備。PTN可以實現高效的帶寬利用率、細化的流量管理以及靈活的分組交換。目前,為了實現OTN設備承載的OTN業務和PTN設備承載的分組業務共享光纖、帶寬靈活調整、靈活調度,需要實現OTN承載分組業務的傳送需求。
現有的PKT(Packet,分組)和OTN融合設備POTN(Packet and Optic TransitNetwork,分組光傳送網)為多交換平面共存,但不同的交換平面的轉發是獨立的。POTN支持以分組業務映射到OTN的的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分組出OTN彩光:如圖1所示,PKT和OTN融合設備的多個交換平面獨立轉發,在OTN線路單板的出口實現將以分組業務通過GFP(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通用成幀規程)封裝后映射到OTN中。另一種是板級EOO(Ethernet Over OTN,以太網在OTN傳送)架構:如圖2所示,在接入側的支路單板上將以太網的分組業務通過GFP封裝后映射到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 k,光通道數據單元)時隙中,通過OTN的交換平面進行ODU的交叉調度。分組出OTN彩光方案無法支持多業務在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數據單元)中傳送,不支持在多業務OTN平臺中應用。板級EOO架構支持多業務OTN平臺,是主流選擇方案。
但是,板級EOO架構由于是單板級的分組業務到OTN的映射方案,交叉單板上交換平面的交叉調度基于ODU,受到時隙顆粒大小(例如最小交換顆粒為ODU0)的限制,帶寬管理不靈活,交叉調度的方向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分組業務映射到OTN的方法和OTN設備,可以解決在分組業務映射到OTN的過程中分組業務顆粒大小和交叉調度方向受限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組業務映射到光傳送網絡OTN的方法,包括:接收來自接入側的分組業務報文,通過第一出口所在第一線路單板的第一單板號和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口號標識所述分組業務報文;將所述分組業務報文發送到與所述第一單板號對應的所述第一線路單板上;將發送到所述第一線路單板上的分組業務報文封裝并映射到與所述第一端口號對應的第一光通道數據單元ODU中,通過所述第一出口將所述第一ODU發送出去。
結合第一方面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口號和所述第一ODU的編號一一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07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光接收器特定的色散預補償的光發射器
- 下一篇:用于干擾減少的信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