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50433.0 | 申請日: | 2015-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5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金賓瑞;姜熙龍;姜炫周;洪鎮理;林永默;文斗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門哈斯電子材料韓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87/16 | 分類號: | C07D487/16;C07D471/16;C07D487/22;C09K11/06;H01L27/32;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哲鋒;胡嘉倩 |
| 地址: | 韓國忠***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電致發光 化合物 包含 裝置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和一種包含其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本公開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色彩純度、溶解性和熱穩定性。通過包含本公開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可提供展示低驅動電壓、極佳電流效率和功率效率以及顯著改進的壽命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和一種包含其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背景技術
電致發光(EL)裝置是一種自發光裝置,其優點在于其提供較寬的視角、較大的對比率和較快的響應時間。有機EL裝置最初由Eastman Kodak通過使用小芳族二胺分子和鋁絡合物作為用于形成發光層的材料而開發[《應用物理學報(Appl.Phys.Lett.)》51,913,1987]。
決定有機EL裝置中發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發光材料。迄今為止,熒光材料已經廣泛用作發光材料。然而,鑒于電致發光機制,由于磷光材料與熒光材料相比在理論上使發光效率增強四(4)倍,磷光發光材料已得到廣泛研究。銥(III)絡合物已廣泛地被稱為磷光材料,包括雙(2-(2'-苯并噻吩基)-吡啶根-N,C-3')銥(乙?;猁})((acac)Ir(btp)2)、三(2-苯基吡啶)銥(Ir(ppy)3)以及雙(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吡啶甲酸銥(Firpic)分別作為發紅光、綠光以及藍光的材料。
目前,4,4'-N,N'-二咔唑-聯苯(CBP)是關于磷光材料最廣泛已知的主體材料。最近,Pioneer(日本)等人研發出了一種高性能有機EL裝置,其使用浴銅靈(bathocuproine,BCP)和雙(2-甲基-8-喹啉)(4-苯基苯酚)鋁(III)(BAlq)等作為主體材料,所述材料已知為空穴阻擋材料。
雖然這些材料提供良好的發光特性,但是它們具有以下缺點:(1)由于其低玻璃態化溫度和差熱穩定性,在真空中在高溫沉積工藝期間可發生其降解,并且壽命短。(2)有機EL裝置的功率效率由[(π/電壓)×電流效率]給定,并且所述功率效率與電壓成反比。盡管包含磷光主體材料的有機EL裝置提供高于包含熒光材料的有機EL裝置的電流效率(cd/A),但顯著較高的驅動電壓是必需的。因此,就功率效率(lm/W)來說,不存在優點。(3)此外,有機EL裝置的使用壽命較短,并且仍需要改進發光效率。
德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9808088號和美國專利案第8174002號公開了一種具有通過在咔唑和苯基之間的交聯形成在下式A中示出的結構的化合物。WO 2011-042107公開了一種具有通過在咔唑和經烷基取代的苯基之間交聯形成的在下式B中示出的結構的化合物。然而,它們未能公開通過在咔唑和經苯基取代的喹啉或喹喏啉基團之間的交聯形成的化合物。
發明內容
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公開的目標是提供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其可提供展示長壽命、低驅動電壓和在發光效率如電流效率和功率效率、色彩純度、溶解性和熱穩定性方面極佳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并且提供包含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問題的解決方案
本發明人發現,以上目標可通過由以下式1表示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來實現。
其中
環A和環B各自獨立地表示下式2-1到2-3中的任一個:
X和Y各自獨立地表示-CR8-或-N-;其條件是X和Y兩者不同時為-CR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門哈斯電子材料韓國有限公司,未經羅門哈斯電子材料韓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504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接結構、電源適配器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防水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