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齒輪副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46774.0 | 申請日: | 2015-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62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山下武道;馬渕豊;刈屋武;森隆夫;后藤正;永見浩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知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5/17 | 分類號: | 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齒輪副,其包括相互嚙合而成對的第1齒輪和第2齒輪,其特征在于,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第2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5以上,實現了通過改進一對齒輪的合成粗糙度來提高傳遞效率,并低成本地同時實現齒輪的傳遞效率的提高和齒面的點蝕疲勞壽命的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包括相互嚙合而成對的第1齒輪和第2齒輪的齒輪副。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齒輪副,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述的齒輪副。專利文獻1所述的齒輪副包括相互嚙合而成對的第1齒輪及第2齒輪,規定了各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高度Ry、偏斜度Rsk以及算術平均粗糙度和最大高度之比Ry/Ra。由此,增加了齒面間的油積存量,減小了齒面相互間的摩擦系數,提高了齒面的防燒接性和耐磨損性,并且提高了齒輪的動力傳遞效率。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08817號公報
發明內容
但是,所述那樣的以往的齒輪副的情況下,通過規定齒輪的齒面的表面粗糙度,實現了提高齒輪的傳遞性能,然而,另一方面,在兩齒輪的齒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產生的齒頂·齒根間的接觸時的局部接觸(日文:片當たり)對點蝕疲勞壽命影響很大,提高齒輪的傳遞性能和提高齒面的點蝕疲勞壽命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難以同時實現。
本發明正是鑒于所述以往的狀況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了通過提高一對齒輪的合成粗糙度來提高傳遞效率、并能夠低成本地同時實現齒輪的傳遞效率的提高和齒面的點蝕疲勞壽命的提高的齒輪副。
本發明的齒輪副的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嚙合而成對的第1齒輪和第2齒輪,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第2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5以上,第1齒輪的齒數少于第2齒輪的齒數。
本發明的齒輪副通過采用所述構成,實現了通過改進一對齒輪的合成粗糙度來提高傳遞效率,并能夠低成本地同時實現齒輪的傳遞效率的提高和齒面的點蝕疲勞壽命的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齒輪副包括相互嚙合而成對的第1齒輪和第2齒輪。第1齒輪能夠使用螺旋齒輪、正齒輪以及斜齒輪中的任一種齒輪。另一方面,第2齒輪同樣地能夠使用螺旋齒輪、正齒輪以及斜齒輪中的任一種齒輪。
并且,齒輪副的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第2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5以上。另外,作為更優選的實施方式,齒輪副的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05以下,并且,第2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30以上。
像這樣,使齒輪副的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較小,相對于此,使第2齒輪的齒面稍微粗糙。對于這種齒輪副,人們意識到: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小則力的傳遞效率好,但是若兩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都小則點蝕特性會降低。因此,使齒輪副的第2齒輪的齒面相對于第1齒輪而言粗糙,從而施予所謂的初期磨合(日文:初期馴染み)。并且,使第1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使第2齒輪的齒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5以上,從而即使沒有涂層,也能夠改善耐點蝕性。由此,齒輪副能夠低成本地同時實現齒輪的傳遞效率的提高和齒面的點蝕疲勞壽命的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知機械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知機械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467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驅動裝置和閥門控制裝置
- 下一篇:軸向傳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