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切換玻璃和側點亮的發光二極管的車輛天窗和/或制備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45016.7 | 申請日: | 2015-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38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T·J·弗雷;R·A·汪達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迪恩實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9/04;B32B17/10;B32B27/30;B32B33/00;B60J3/04;B60J7/0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許向彤;李琳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切換 玻璃 點亮 發光二極管 車輛 天窗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車輛的天窗,包括:
互相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玻璃基片;
多個發光二極管LED,被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間,并被配置為向所述天窗的中央區域發射光;
光散射層,被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間,所述光散射層具有配置在其中的光散射器,所述光散射器被尺寸化,在所述光散射層中被排開并相對于所述LED,從而所述LED接收的光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主要表面正交的方向被重定向,
其中,所述光散射層是含有液晶的切換薄膜,且所述光散射器為液晶,
其中,所述切換薄膜至少以第一和第二模式被操作,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所述天窗具有1%以下的可見光透射率,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所述天窗具有7-15%的可見光透射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液晶具有0.5微米的平均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切換薄膜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切換薄膜被夾在第一和第二導電涂層以及第一和第二載體基片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LED被安裝在至少一個基片上,
從橫截面看所述至少一個基片的底表面與所述第一載體基片互相對齊,以及
從橫截面看所述至少一個基片的頂表面與所述第二載體基片互相對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LED為側點亮的LED,與相鄰的所述光散射層的邊緣隔開1-2mm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切換薄膜和所述LED互相獨立地被操作,所述LED發射光且所述切換薄膜控制穿過其中的可見光透射率。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進一步包括:黑漆或熔塊材料,直接或間接地被配置在鄰近所述LED和/或所述LED的控制電路的所述第一基片和/或所述第二基片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黑漆或熔塊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去除來生成標志,所述標志,經一個或多個所述LED的漫射光和/或面向下的LED的直射光,發出背景光。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中,所述光散射層延伸穿過整個所述天窗。
11.一種窗,包括:
互相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玻璃基片;
多個發光二極管LED,被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間,并被配置為向所述窗的中央區域發射光;
光散射層,被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間,所述光散射層具有配置在其中的光散射器,所述光散射器被尺寸化,并至少相對于所述LED,從而所述LED接收的光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片主要表面正交的方向被重定向,
其中,所述光散射層是含有液晶的切換薄膜,且所述光散射器為液晶,
其中,所述切換薄膜至少以第一和第二模式被操作,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所述天窗具有1%以下的可見光透射率,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所述天窗具有7-15%的可見光透射率。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窗,進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層壓的隔層,分別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光散射層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基片和所述光散射層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液晶具有475-665納米的平均直徑。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切換薄膜被夾在第一和第二導電涂層以及第一和第二載體基片之間,
所述LED被安裝在至少一個基片上,
從橫截面看所述至少一個基片的底表面與所述第一載體基片互相對齊,以及
從橫截面看所述至少一個基片的頂表面與所述第二載體基片互相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迪恩實業公司,未經葛迪恩實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4501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