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扭轉梁車橋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39101.2 | 申請日: | 2015-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603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達倫·安德魯·沃馬克;凱文·理查德·蘭沃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格納國際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5/00 | 分類號: | B60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艷江;董敏 |
| 地址: | 加拿大***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轉 梁車橋 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種車輛的扭轉車橋組件(20),其包括扭轉梁(24)和一對縱臂(22),其中,扭轉梁在第一扭轉梁端部(26)與第二扭轉梁端部(28)之間沿著軸線(A)延伸。扭轉車橋組件(20)還包括襯套(38),襯套與第一扭轉梁端部(26)和第二扭轉梁端部(28)中的每一者以及相應的縱臂(22)相互連接,以用于在扭轉梁(24)與縱臂(24)之間建立無焊縫接頭。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扭轉梁(24)和襯套(38)是管狀的,并且襯套(38)被壓配合或模制到相應的第一扭轉梁端部(36)或第二扭轉梁端部(38)上。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縱臂(26)限定了在軸線(A)上對準的孔口(40),并且管狀襯套(38)被壓配合到縱臂(26)的孔口(40)中以建立無焊縫接頭。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PCT專利申請要求于2014年7月18日提交的序列號為62/026,130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權益和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被視為是本申請的公開內容的一部分,并且在此通過參引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車輛車橋,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車輛的扭轉梁后橋組件。本發明還涉及制造車輛車橋的方法,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制造用于車輛的扭轉梁后橋組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扭轉梁后橋懸架組件,也稱為扭力梁車橋,是下述類型的汽車懸架:該類型的汽車懸架包括各自與車輛的車輪聯接的一對縱臂以及在縱臂之間橫向延伸的扭轉梁。在車輛操作期間,當車輪中的一個車輪相對于另一個車輪移動時,例如在車輛側傾期間或者當車輛的車輪中的一個車輪遇到例如路面中的坑洼時,扭轉梁以扭轉運動的方式發生變形。扭轉梁的扭轉運動消減了該運動。
通常,這種扭轉梁沿著扭轉梁的多個區域直接焊接至每個縱臂。例如,當U形扭轉梁與縱臂互相連接時,通常使用焊接將扭轉梁沿著扭轉梁的頂壁、側壁和/或底壁直接緊固至縱臂組件。在O形扭轉梁或C形扭轉梁與縱臂互相連接的情況下,使用焊接將扭轉梁沿著扭轉梁的外周直接緊固至縱臂。然而,扭轉梁和/或縱臂的制造偏差可能會在將這些部件配裝在一起以為焊接操作做準備時帶來挑戰和問題。此外,這些制造偏差可能會導致扭轉梁與縱臂之間的不令人滿意的焊接接頭,從而導致扭轉梁與縱臂之間的焊接接頭在扭轉梁車橋組件的制造和組裝之后的疲勞和破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包括一種車輛的扭轉梁車橋組件,該扭轉梁車橋組件包括扭轉梁和一對縱臂,扭轉梁在第一扭轉梁端部與第二扭轉梁端部之間沿著軸線A延伸。扭轉車橋組件還包括一對襯套,所述一對襯套各自布置在第一扭轉梁端部或第二扭轉梁端部中的一者與相應的縱臂之間并且與第一扭轉梁端部或第二扭轉梁端部中的該一者和相應的縱臂相互連接,以在扭轉梁與縱臂之間建立無焊縫接頭。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種制造扭轉梁車橋組件的方法。該方法通過設置扭轉梁、一對縱臂以及一對襯套開始,其中,扭轉梁在第一扭轉梁端部與第二扭轉梁端部之間沿著軸線A延伸。該方法通過在襯套中的每個襯套與扭轉梁的相應的端部之間建立無焊縫連接并且隨后在襯套中的每個襯套與相應的縱臂之間建立無焊縫連接而繼續進行。因此,制造扭轉梁車橋組件的方法提供了扭轉梁與縱臂之間的無焊縫接頭。
附圖說明
由于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特征和優點通過參照結合附圖考慮時的以下詳細描述而變得被更好地理解,因此這些及其他特征和優點將易于領會,在附圖中:
圖1是扭轉梁車橋組件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了扭轉梁車橋組件的、圖1的分解圖;
圖3是扭轉梁車橋組件的俯視圖;
圖4是扭轉梁車橋組件的仰視圖;
圖5是扭轉梁車橋組件的正視圖;以及
圖6是扭轉梁車橋組件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格納國際公司,未經麥格納國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391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