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蒸汽可透過的復合構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580037651.0 | 申請日: | 2015-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4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G.韋斯特;F-H.赫爾曼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40 | 分類號: | B32B27/40;C08G18/48;C08G18/6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張華,萬雪松 |
| 地址: | 德國勒***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蒸汽 透過 復合 構件 | ||
本發明涉及由至少兩層構成的水蒸汽可透過的平面復合構件,其中至少一層由含有特定蠟的熱塑性聚氨酯構成,本發明還涉及其用途。
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具有工業意義,因為它們表現出優異的機械性能并且可以進行成本有利的熱塑性加工。通過使用不同的化學合成組分(chemische Aufbaukomponenten),可以在寬范圍內改變它們的機械性能。TPU的綜述、其性能和用途可見于Kunststoffe 68(1978),第819-825頁和Kautschuk, Gummi, Kunststoffe 35(1982),第568-584頁中。
TPU由線性多元醇,大都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有機二異氰酸酯和短鏈二醇(擴鏈劑)合成。為加速形成反應,可以另外加入催化劑。合成組分的摩爾比可以在寬范圍內變化,由此可以調節產物的性質。根據多元醇與擴鏈劑的摩爾比,得到在寬的肖氏硬度范圍內的產物。可熱塑性加工的聚氨酯彈性體的合成可以逐步地(預聚物法)進行或通過在一個階段中使所有組分同時反應(一鍋法)來進行。在預聚物法中,由多元醇和二異氰酸酯形成含異氰酸酯的預聚物,其在第二步中與擴鏈劑反應。TPU可以連續地或不連續地制備。最著名的工業生產方法是帶式法和擠出機法。
除了催化劑而外,也可以將助劑和添加劑加入到TPU合成組分中。作為實例可提及蠟,其在TPU的工業制備中和在其加工中都承擔重要的任務。蠟充當減少摩擦的內部和外部潤滑劑并改善TPU的流動性質。此外,其應作為分離劑防止TPU粘附到周圍材料(例如模具)上,并且充當其它添加劑例如顏料和防粘連/結塊劑的分散劑。
作為待使用的蠟,在現有技術中提及,例如,脂肪酸酯,如硬脂酸酯和褐煤酸酯及其金屬皂,脂肪酸酰胺,如硬脂酰胺和油酸酰胺,以及聚乙烯蠟。熱塑性塑料中使用的蠟的綜述可見于H.Zweifel(編輯):Plastics Additives Handbook,第5版,Hanser Verlag,慕尼黑 2001,第443頁及以后幾頁中。
在TPU中,迄今基本上使用具有好的分離作用的酰胺蠟,尤其是亞乙基雙硬脂酰胺。基于其的衍生物,例如亞烷基二胺與12-羥基硬脂酸的反應產物,由于其特別低的遷移傾向在EP-A 1826225中被提及。此外,使用表現出好的潤滑劑性能和低揮發性的褐煤酯蠟(EP-A 308 683; EP-A 670 339; JP-A 5 163 431)。同樣使用酯組合和酰胺組合(DE-A 19 607 870)以及褐煤酸衍生物和脂肪酸衍生物的特定的蠟混合物(DE-A 19 649 290)。
所提及的蠟在含有這些蠟的熱塑性產品的表面上顯示出好的分離劑性質和少的沉積物形成。
對于由TPU構成的平面復合構件或箔在建筑領域或在高質量的紡織品中的用途而言,該平面復合構件尤其必須具有好的水蒸氣透過性。此外,該平面復合構件應在同時保持好的水蒸汽透過性的情況下具有盡可能長的使用壽命。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平面復合構件,其不僅是水蒸氣可透過的,而且經盡可能長的時間,特別是在施工階段期間的外部影響下,保持其好的水蒸汽透過性。
所述目的可令人驚奇地用本發明的平面復合構件得以達成,所述平面復合構件由至少兩層組成,其中至少一層由含有特定蠟的熱塑性聚氨酯構成。
本發明提供了由至少兩層組成的水蒸汽可透過的平面復合構件,其中至少一層由熱塑性聚氨酯構成,所述熱塑性聚氨酯可在
E)任選的催化劑的存在下,
在添加
F)任選的助劑和/或添加劑的情況下,
由以下組分的反應獲得:
A)一種或多種有機二異氰酸酯,
B)一種或多種作為擴鏈劑的組分,其各自具有兩個羥基且各自的數均分子量為60-490g/mol,
C)一種或多種線性脂族羥基封端的聚醚多元醇,其各自具有500至5000g/mol的數均分子量和1.8至2.5的組分C)的數均官能度,
D)任選的聚酯多元醇,其各自具有500-5000g/mol的數均分子量和1.8-2.5的組分D)的數均官能度,
其中A)中的NCO基團與組分B)和C)和任選的D)中的異氰酸酯反應性基團的摩爾比為0.9:1至1.2: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在添加下述組分G)的情況下進行:
G)基于所有熱塑性聚氨酯計,0.02至3重量%,優選0.02至1.0重量%的至少一種選自下列的組分:
i)馬來酸酐接枝的聚烯烴,優選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科思創德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376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