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該聚酯薄膜的透明電極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35672.9 | 申請日: | 2015-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603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鄭斗煥;崔城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可隆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32B27/08 | 分類號: | B32B27/08;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陳英俊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酯 薄膜 以及 使用 透明 電極 | ||
1.一種聚酯薄膜,其中,包括:
基底層;
第一底漆層,層壓在所述基底層的一表面上;
第二底漆層,層壓在與所述基底層的一表面對應的另一表面上;以及
硬涂層,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層的上部,
所述第一底漆層與第二底漆層的玻璃轉化溫度之差為10~30℃,溶脹度之差為10%~35%,凝膠率之差為10%~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包含水分散組合物、有機硅類潤濕劑以及膠質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分散組合物包含選自酯類樹脂、聚氨酯類樹脂以及丙烯酸酯類樹脂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粘合劑樹脂,所述酯類樹脂由包含磺酸堿金屬鹽化合物的二羧酸成分與含有二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共聚而成,所述聚氨酯類樹脂由直鏈型二醇及端基為三個以上的支鏈型多元醇與異氰酸酯類單體聚合而成,所述丙烯酸酯類樹脂包含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和三聚氰胺類化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包含5~10重量%的粘合劑樹脂、0.1~0.5重量%的有機硅類潤濕劑、0.1~0.5重量%的膠質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余量的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酯類樹脂的數均分子量為1000~5000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聚氨酯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為10000~20000g/mol。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丙烯酸酯類樹脂包含10~30重量%的三聚氰胺類化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水分散組合物的固形物含量為0.5~20重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第一底漆層和第二底漆層的干燥涂布厚度分別為20~150n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基底層的厚度為25~250μ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
所述基底層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11.一種透明電極膜,在權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聚酯薄膜上形成透明導電層。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電極膜,其中,
所述透明導電層包含選自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氧化鋅、氧化錫、碳納米管、銀納米線以及金屬網中的任意一種以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電極膜,還包括:
粘結層和保護膜層,位于形成有透明電極層的表面的相反側的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可隆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可隆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3567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增強捻保持特性的基于聚烯烴的膜
- 下一篇:柔軟和絲絨觸感的阻擋層壓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