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感器紗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16000.3 | 申請日: | 2015-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617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C.里特米勒;B.貝施;S.霍因基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肯多夫德國紡織及纖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D02G3/36 | 分類號: | D02G3/36;D02G3/44;D03D1/00;D03D15/00;D04B1/12;D04B1/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楊國治;張昱 |
| 地址: | 德國鄧***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感器 紗線 | ||
1.紡織材料件(16),
具有多根傳感器紗線(10a),其中,所述傳感器紗線包括
沿著延伸方向(E)延伸的紗芯(11);以及
至少一根第一導體(12)和一根第二導體(13),其中,所述第一導體(12)和第二導體(13)中的至少一根導體螺旋狀地相對于所述延伸方向(E)來纏繞,
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第一導體(12)和至少一根第二導體(13)是電容的構件(15)的組成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的構件(15)具有所述傳感器紗線(10)的、每長度單位(l)的、沿著延伸方向(E)變化的電容(Cl)。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體(12)和第二導體(13)之一通過紗芯(11)來構成并且另一根導體圍繞著所述紗芯(11)來纏繞,或者所述第一導體(12)和所述第二導體(13)圍繞著紗芯(11)來纏繞,或者所述第一導體(12)和第二導體(13)之一是所述紗芯(11)的組成部分并且另一根導體圍繞著所述紗芯(11)來纏繞。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第一紗線區段(21)中的、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不同于其它紗線區段(22、23)中的、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存在著至少兩個紗線區段(21、22、23),其中所述電容的構件(15)相應地具有每長度單位(l)的、基本上恒定的電容(Cl1、Cl2、Cl3)。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在兩個相鄰的、具有每長度單位(l)的不同的電容(Cl1、Cl2、Cl3)的紗線區段(21、22或者說22、23)之間存在著過渡區段(24),在所述過渡區段中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連續地變化。
6.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的量沿著延伸方向(E)以至少0.03 pF的幅度并且/或者以最大250 pF以下的幅度來變化。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存在著至少三個具有每長度單位(l)的不同大小的電容(Cl1、Cl2、Cl3)的紗線區段(21、22、23),其中,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在沿著延伸方向(E)相鄰的紗線區段(21、22或者22、23)之間以至少10pF的幅度來變化。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的變化通過所述紗芯(11)的每長度單位的線匝的、沿著延伸方向(E)變化的數目并且/或者通過所述至少一根第一導體(12)和/或所述至少一根第二導體(13)的、螺旋狀的繞組的、沿著延伸方向(E)變化的斜度(S)所引起。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每長度單位(l)的電容(Cl)的變化通過所述傳感器紗線(10a)的、沿著延伸方向(E)變化的相對介電常數(ε)所引起。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紗線具有紗芯(11)并且所述紗芯(11)包含聚合材料。
11.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材料件(16),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第一導體(12)和/或所述至少一根第二導體(13)包含金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肯多夫德國紡織及纖維研究所,未經鄧肯多夫德國紡織及纖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160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膿毒癥的診斷
- 下一篇:一種車載成像顯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