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80015339.1 | 申請日: | 2015-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2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古市圭介;渡部玲子;伊藤裕之;山本惠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明治 |
| 主分類號: | C12P13/10 | 分類號: | C12P13/10;C12N1/00;C12N1/20;C12N15/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11247 | 代理人: | 胡志君,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瓜氨酸 制備 方法 | ||
1.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接種于培養基,在40℃以上且70℃以下的溫度進行培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其中,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為乳酸菌、雙歧桿菌或丙酸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其中,乳酸菌為選自乳酸乳球菌、發酵乳桿菌和布氏乳桿菌中的1種或2種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其中,乳酸菌為選自乳酸乳球菌乳酸亞種(Lactococcus lactis spp.lactis)OLS3789株、OLS3797株和
OLS3818株中的1種或2種以上。
5.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添加到原料中,在40℃以上且70℃以下的溫度進行發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為乳酸菌、雙歧桿菌或丙酸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乳酸菌為選自乳酸乳球菌、發酵乳桿菌和布氏乳桿菌中的1種或2種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乳酸菌為選自乳酸乳球菌乳酸亞種(Lactococcus lactis spp.lactis)OLS3789株、OLS3797株和OLS3818株中的1種或2種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5~8中任一項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原料為原料乳。
10.根據權利要求5~9中任一項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含瓜氨酸組合物為飲食品。
11.含有具瓜氨酸產生能力且提高了在40℃以上且70℃以下的培養溫度從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轉換效率的微生物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在添加了精氨酸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中,在培養之前將精氨酸添加到培養基中和/或在培養途中間斷地添加精氨酸或者在培養途中連續地添加精氨酸。
13.含有具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且提高了該微生物濃度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在pH處于5以上且7以下范圍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提高所述微生物的濃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中,通過添加堿來調節培養基的pH。
15.含有具瓜氨酸產生能力、提高了在35℃以上且70℃以下的培養溫度從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轉換效率的微生物且提高了該微生物濃度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在添加了精氨酸且處于pH為5以上且7以下范圍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提高所述微生物的濃度。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培養液的制備方法,其中,在培養之前將精氨酸添加到培養基中和/或在培養途中間斷地添加精氨酸或者在培養途中連續地添加精氨酸。
17.一種提高了從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轉換效率的具有瓜氨酸產生能力的微生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微生物是將通過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培養液進行離心分離和/或膜分離而得到的微生物。
18.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瓜氨酸的制備方法,其中將通過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培養液的制備方法而得到的培養液或通過權利要求17所述微生物的制備方法而得到的微生物接種于培養基進行培養;或者權利要求5~10中任一項所述的含瓜氨酸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將通過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培養液的制備方法而得到的培養液或通過權利要求17所述微生物的制備方法而得到的微生物添加到原料中進行發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明治,未經株式會社明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1533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