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立銑刀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05903.1 | 申請日: | 2015-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398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黑田雅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瓷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C5/10 | 分類號: | B23C5/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劉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銑刀 以及 切削 加工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銑刀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立銑刀應用于工件的切槽、切片等,需要將因切削而產生的切屑順暢地排出。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在加工鋁系等的延展性高的工件時,對于切屑纏繞于立銑刀主體而使切屑堵塞這樣的問題,在前刀面上設置3條以上的多條斷屑槽,從而改善切屑從前刀面的脫離。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1065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立銑刀中存在如下問題,即,關于多條斷屑槽的形狀,若切削刃的數量增多至三個以上,則切屑排出槽的容量變小,斷屑槽的斷開切屑的效果變弱,尤其是,在增大進刀量的情況下存在如下問題,即,切屑越過斷屑槽而使斷屑槽無法發揮出斷屑的功能,切屑排出性降低而使切削長度變短。
解決方案
本實施方式的立銑刀具備:具有旋轉中心軸線的立銑刀主體;設于該立銑刀主體的前端側的三個以上的副切削刃;設于該副切削刃的后方的外周刃;分別設于該外周刃之間的切屑排出槽;以及隔著該切屑排出槽而位于所述外周刃的對面側的后棱,設于所述外周刃之間的各切屑排出槽的橫剖面形狀具有設于所述外周刃側的第一凹曲線、設于所述后棱側的第二凹曲線、以及設于所述第一凹曲線與所述第二凹曲線之間的突起,并且所述突起的兩側線由凹曲線構成,從以所述旋轉中心軸線為中心而在所述立銑刀主體內描繪的最大直徑的圓c至所述突起的頂點的距離h與從所述圓c至所述外周刃的距離H之比(h/H)為0.1~0.4倍。
發明效果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立銑刀,由于以使切屑排出槽的橫剖面形狀由兩條凹曲線構成的方式,在切屑排出槽形成有兩個凹曲面,因此在副切削刃以及與其連續的外周刃的數量較多為三個以上的多刃立銑刀中,在切屑排出槽的容積較小的情況下,也可以使包含兩條凹曲線的面作為斷屑部來發揮功能,切屑排出性良好。另外,由于設于兩條凹曲線間的突起的高度相對于切屑排出槽的深度為0.1~0.4倍,因此切屑因突起而浮起,不會與立銑刀主體全面接觸,容易從立銑刀主體脫離。并且,在脫離后的切屑進入立銑刀主體的切屑排出槽的后方時,突起不會阻礙切屑的行進,因此即使在進刀量較大而產生厚切屑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切屑堵塞。其結果是,能夠使切削長度變長。
附圖說明
圖1是關于本實施方式的立銑刀的實施方式而從前端觀察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立銑刀的具有切屑排出槽的位置處的與立銑刀的旋轉中心軸線正交的橫向剖視圖。
圖3是圖2的立銑刀的突起附近的放大圖。
圖4是圖1的立銑刀的側視圖。
圖5是表示使用圖1~4的立銑刀對被切削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4的立銑刀10是整體式的立銑刀,至少包括切削刃9在內的部分由超硬合金、金屬陶瓷、cBN等硬質材料構成,并具備以立銑刀10的旋轉中心軸線O為中心的直徑D的大致圓柱狀的立銑刀主體1。如圖4所示,立銑刀主體1由柄部15與切削刃部16構成。根據圖1的從前端觀察的主視圖,立銑刀10具備:具有旋轉中心軸線O的立銑刀主體1;設于立銑刀主體1的前端的三個以上(在圖1中為6個)的副切削刃2;從各副切削刃2起沿立銑刀10的旋轉方向分別設置的切屑排出槽7;以及在切屑排出槽7中設于副切削刃2的外周端的對面側的位置的后棱(heel)3。在圖1的從前端觀察的主視圖中,在副切削刃2的反轉方向上設有前端后隙面4。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副切削刃2的數量為4個以上、尤其是多至6個以上、各切屑排出槽7的容量較小的情況下尤為有效。
另外,如圖4所示,切屑排出槽7在立銑刀主體1的外周從立銑刀主體1的前端起在規定的長度的范圍內設置為螺旋狀,在切屑排出槽7的外周端,存在設于各副切削刃2的后方的外周刃5。外周刃5與副切削刃2在拐角8處圓滑地連結,作為切削刃9而發揮功能。在切屑排出槽7與副切削刃2之間,通過形成切口而設有平面狀的前刀面6。在圖1中,看不到前刀面6,通過標注括號而表示前刀面6的位置。前刀面6與前端后隙面4的交叉兩側線為副切削刃2。需要說明的是,在圖4中,旋轉中心軸線O由虛線表示。
如具有切屑排出槽7的位置處的與旋轉中心軸線O正交的橫向剖視圖、即圖2所示,立銑刀10具備外周刃5、切屑排出槽7、以及隔著切屑排出槽7位于外周刃5的對面側的后棱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瓷株式會社,未經京瓷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059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