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板處理方法和相關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01246.3 | 申請日: | 2015-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19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9/132 | 分類號: | H04N19/132;H04N19/122;H04N19/182;H04N19/59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板 處理 方法 相關 設備 | ||
一種模板處理方法和相關設備。一種模板處理方法包括:確定尺寸為N*M的圖像塊的二值化分塊模板的當前分塊模板;獲取所述當前分塊模板所遍歷的K種采樣點對中的每種采樣點對所對應的二值化分塊模板;將獲取的所述K種采樣點對中的每種采樣點對所對應的二值化分塊模板與楔形模板集中的二值化分塊模板進行比較,所述楔形模板集為所述尺寸為N*M的圖像塊的當前楔形模板集;在比較出二值化分塊模板i與所述楔形模板集中的二值化分塊模板j之間的差異符合預設的篩選條件的情況下,將所述二值化分塊模板i添加到所述楔形模板集中。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有利于縮減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的二值化分塊模板數量,進而降低視頻編解碼設備的復雜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編解碼領域,具體涉及模板處理方法和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視頻編碼和解碼框架中,混合編碼結構通常用于視頻序列的編碼和解碼。
混合編碼結構的編碼端通常包括預測、變換、量化和熵編碼等。混合編碼結構的解碼端通常包括:熵解碼、反量化、反變換和預測補償等。在視頻編碼和解碼框架中,視頻序列中的圖像通常劃分成圖像塊來進行編碼。一幅圖像可被劃分成若干圖像塊。
目前預測技術通常包含幀內預測和幀間預測兩種技術。幀內預測技術利用當前圖像塊的空間像素信息去除當前圖像塊的冗余信息以獲得殘差。幀間預測技術利用當前圖像塊鄰近的已編碼或已解碼圖像像素信息去除當前圖像塊的冗余信息以獲得殘差。在幀間預測技術里,用于幀間預測的當前圖像塊鄰近的圖像被稱為參考圖像。
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均涉及塊劃分(block partitioning)技術,即可將一個圖像塊劃分成多于一個的區域(partition),然后再以所述區域為單位進行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其中,常用的塊劃分方式兩種,一種是將一個方形圖像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劃分成兩個矩形區域(rectangular partition),例如圖1-a和圖1-b舉例所示,圖1-a和圖1-b所示舉例中,方形圖像塊分別沿水平與垂直方向劃分成兩個矩形區域。此外,另一種塊劃分方式是可沿任意角度將一個方形圖像塊劃分成兩個非矩形區域(non-rectangular partition),具體可以例如圖1-c舉例所示。
三維視頻編解碼涉及了深度圖的編解碼,其中,深度圖可反映場景內物體到相機的距離,深度圖具有與自然圖像(例如紋理圖像/彩色圖像)完全不同的特性。首先,深度圖由大部分的平坦區域和少部分的銳利邊緣組成。其次是深度圖的用途不是直接用來觀看的,而是用作視點合成的輔助工具。傳統編碼工具在深度圖像的平坦部分有很高的壓縮效率,在銳利邊緣區域會帶來較大的編碼誤差,直接導致合成的虛擬視點中有較大失真。為了在壓縮平坦區域同時更好的保護邊緣部分,深度圖像建模模式(DMM,Depth Map Modelingmode)作為一種可選的幀內預測模式被引入到三維視頻編解碼框架中。
三維視頻編解碼過程也可使用塊劃分技術。例如在三維視頻的深度圖的編解碼技術中,楔形(wedgelet)劃分是一種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圖像塊經塊劃分技術可劃分成兩個具有任意形狀的區域之后,每個區域使用一個預測值進行編碼和解碼操作。對深度圖進行編解碼通常需要使用到楔形模板集,每種尺寸的圖像塊均需要對應的楔形模板集,每種尺寸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可包括多個二值化分塊模板。
現有技術中,每種尺寸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通常包括極其大量的二值化分塊模板,例如尺寸為4x4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通常包括86個二值化分塊模板,又例如尺寸為8x8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通常包括766個二值化分塊模板,尺寸為16x16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通常包括1350個二值化分塊模板。然而,研究和實踐過程中發現,一種尺寸的圖像塊的楔形模板集中包括大量二值化分塊模板將增加視頻編解碼設備的復雜度。舉例來說,楔形模板集中的二值化分塊模板數量較多就會占用較多的存儲空間進而會增加編解碼設備的負擔。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012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視頻信息的可縮放譯碼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投射處理器和相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