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復合養殖的城市型生物絮團養殖與植物栽培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01024.1 | 申請日: | 2015-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29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金秀慶;張寅權;林賢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韓民國(管理部署國立水產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A01K63/00;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智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55 | 代理人: | 吳京順,姚志遠 |
| 地址: | 韓國釜***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復合 養殖 城市 生物 植物 栽培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復合養殖植物栽培功能的封閉循環生物絮團系統。更詳細地說,涉及下述一種利用復合養殖的城市型生物絮團養殖系統,其中,使用于養殖生物后帶有剩余副產品的養殖水通過微生物來進行分解而在生物絮團用水槽進行一次凈化后,再將其輸送到復合養殖植物栽培室來為植物栽培提供所必需的養分來進行二次凈化。而通過再利用該養殖水來養殖生物,不僅可以進行環保型凈化,還可同時有效培育動植物的利用復合養殖技術的城市型生物絮團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由陸地水槽式或露地等形成的養殖場采用的是持續提供新的水并將其排出的方式,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養殖水由于隨著時間的經過因飼料及生物排出的廢物的流入或來自周邊環境的作為營養鹽的硝酸鹽或磷酸鹽等的流入而產生的富營養化,水質會變差。
為處理該狀況,需要較多的費用。實際情況是,未具備必要的養殖廢水處理設施,將廢水直接排到河流或地下,由此導致環境污染。
作為現有的養殖水的水質改善方法,公知的有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作為化學方法有下述方法:放入光合成抑制劑、殺草劑和除草劑等化學藥品,由此抑制藻類等的增殖,且放入凝集劑,以使殘存物沉淀。但是,該方法需要定期放入藥品才會有效果,而且因放入的化學藥品使養殖場內的魚類等無法正常地生長,且無法保障食用安全性。
此外,作為物理方法之一的使養殖水循環并利用過濾器進行過濾的方法卻存在需要經常更換費用較高的過濾器的問題。作為另一種方法有下述方法:安裝凝集、沉淀和過濾設施,并使用高分子凝集劑進行凝集,將沉淀的殘存物從過濾設施中分離處理,該方法存在為安裝處理裝置而需要準備相當大面積的地皮問題,同時還存在初期設備投資過大、持續消耗較多運行費用的問題。
另外,隨著因產業化和環境污染引發的人們對食物的不信任現象日益嚴重,人們對使用環保方式生產的農水產物的需求在增加。但是,在農漁村中,由于WTO體制的強化和FTA擴大等因素,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水產業的困境在加劇。
因而,要求開發下述情況可實現的陸地養殖設施:為了使農漁村恢復活力,能夠創造出新的收入源,并能夠通過技術先進化來提高競爭力,還能夠消除因自然環境的污染和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等引發的養殖生產的不穩定因素,且在遠離大海或江河等水源的城市等地也能夠進行養殖。
近年來,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確立了使養殖生物在陸地的水槽而非大海養殖的技術。另外,使該技術進一步發展起來,出現了在城市區域利用建筑物或建筑結構物等在可控設施內按不同層、不同水槽來養殖各種多種魚貝類的復合大廈養殖。
復合大廈養殖是指,在遠離大海的陸地上,結合IT養殖技術,通過自動化和無人化等方式來大量養殖多種魚貝類的養殖技術,該養殖能夠進行不同層、不同水槽的個性化管理,容易進行疾病的預防和防止擴散。同時,可進行根據魚種繁育的不同大小的隔離養殖,還可實現對生產性提高和出貨期等的調整,以此可提高養殖魚種的附加價值。
但為了實行復合大廈養殖,需要擁有可將養殖魚類的受到污染的養殖水進行再利用的技術,因此正在開發便于再利用養殖水的多種養殖方法。
其中特別涉及的一種養殖方法為生物絮團技術(BioFloc technology),通過同時養殖從屬營養細菌和養殖魚種,使從屬營養細菌對水槽水中的有機副產物以比藻類(algae)快10~100倍的速度進行分解,由此使水得到凈化,被從屬營養細菌分解的有機副產物將再次成為養殖魚種的蛋白質食物,從而無需換水或水處理等過濾過程。
但使用現有生物絮團技術的養殖水凈化系統具有局限性,需要提供新的養殖水,而且如果水槽中魚類的個體數增加,則養殖水的凈化效率會降低,因此需要提高養殖水凈化效率的方法。近年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無需更換養殖水而持續使有限的養殖水循環來進行再利用的復合養殖法備受關注。
復合養殖(Aquaponics)是將水產養殖(Aqualculture)和水栽(Hydroponics)相結合的技術。它涉及下述一種系統:在水槽中養魚,并將魚的排泄物和未用盡的魚飼料等導致養殖水水質惡化的污染源進行循環來提供給水栽植物,而植物的根從水中融化的魚排泄物等有機物中獲得營養,并凈化對魚有害的氨,還給魚干凈的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韓民國(管理部署國立水產科學院),未經大韓民國(管理部署國立水產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010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造可變卷曲條帶材料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部件吸附頭及利用此的部件吸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