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曲面顯示面板和制造方法、及相關的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80000907.0 | 申請日: | 2015-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37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偉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張天舒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曲面 顯示 面板 制造 方法 相關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曲面顯示面板,包括:一個第一基板;一個第二基板;一個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直邊和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直邊上的第一密封條,用于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和一個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曲邊和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曲邊上的第二密封條,用于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密封條和所述第二密封條具有第一交點,所述第二密封條從所述第一交點向非顯示區域延伸出第一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具體的,涉及一種曲面顯示面板和制造方法,以及相關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的顯示模式包括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共面轉換(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高級超維場開關(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ADS)模式,等等。水平的液晶取向模式的顯示面板(例如,ADS,IPS等)提供寬視角并且經常為曲面。在生產一個曲面顯示面板的彎曲過程中,不同的彎曲應力被施加在顯示面板上,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例如,前基板上受到壓應力,后基板上受到拉應力)上,會使兩個基板之間的光軸產生偏差,從而導致漏光的問題。
在一個曲面液晶顯示面板中,例如一個ADS液晶顯示面板中,一個曲面顯示面板的前基板和后基板通常由玻璃制成,是由密封劑粘合起來的。曲面顯示面板的前基板,通常在操作中位于靠近用戶的一側,常常受到壓應力。曲面顯示面板的后基板,通常在操作中位于遠離用戶的一側,常常受到拉應力。因為后基板經常圍繞前基板的外圍,以防止前基板松弛回它原有的形狀,前基板和后基板經受不同種類的應力。
在這樣的曲面顯示面板中,所述前基板的中心區域或靠近中心區域所受的壓應力的方向可沿水平方向,水平方向通常代表壓應力的角度接近0°或接近180°(即,和向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這些區域通常具有很少或沒有暗態漏光。
曲面顯示面板中前基板靠近頂角的區域可受到相對水平方向具有傾斜角度的壓應力,如30°或-30°。例如,在前基板的四個頂角處,壓應力的方向可以相對水平方向接近45°或-45°。45°或-45°角往往被視為漏光最嚴重的角度。同樣,對于后基板,后基板中心區域或者靠近中心區域所受的拉應力可沿水平方向,后基板四個頂角處的所受拉應力的方向可能相對水平方向接近45°或-45°。
在一個ADS模式下的液晶顯示板中,所述應力可造成穿過液晶顯示板的光形成相位延遲,并且可能導致暗態漏光加重。
偏振片經常被用來防止暗態漏光。但是,在現有的液晶顯示技術中,偏振片不能完全或接近完全減少粘合的前基板和后基板頂角處的暗態漏光。因此,需要尋求改進方法以進一步降低暗態漏光,特別是在曲面顯示面板的頂角區域的暗態漏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曲面顯示面板,用于制造該曲面顯示面板的方法,以及相關的顯示裝置。所公開的制造方法容易實現。在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曲面顯示面板中,暗態漏光可得到有效地減少,同時曲面顯示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的大小保持不變。
本發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曲面顯示面板,包括:一個第一基板;一個第二基板;一個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直邊和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直邊上的第一密封條,用于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一個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曲邊和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曲邊上的第二密封條,用于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密封條和所述第二密封條具有第一交點,所述第二密封條從所述第一交點向非顯示區域延伸出第一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80000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