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40772.1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54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坤;周濤;石峰;王道邦;周澤湘;沈晶;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80 | 分類號: | G06F21/8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持 邏輯 銷毀 物理 磁盤陣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屬于計算機存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數據安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一些場合下,為避免機密數據泄露,需要對數據進行清理。現在的數據銷毀技術有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邏輯銷毀是指通過數據覆蓋的方法,擦除硬盤中原有的數據;物理銷毀是利用一定的方法破壞存儲介質,如使用大電壓或大電流燒毀硬盤存儲電路、毀掉硬盤和數據。磁盤陣列是多塊硬盤組成的硬盤組,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容量,是存儲大數據的重要設備?,F有的磁盤陣列銷毀數據時通常需要在系統下刪除文件或者格式化磁盤,在緊急情況下,這種操作方式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數據刪除也不夠徹底,可以通過軟件手段恢復數據。使用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方式,也需要每塊硬盤逐一操作,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磁盤陣列中多硬盤數據銷毀慢,逐一硬盤進行銷毀操作,不夠便利的問題,提出一種可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包括支持自毀的硬盤組、硬盤背板、銷毀控制單元、存儲控制器、電源、邏輯銷毀按鈕和物理銷毀按鈕以及結果顯示器,硬盤組、銷毀控制單元和存儲控制器分別與硬盤背板相連,硬盤背板、銷毀控制單元和存儲控制器分別與電源相連,邏輯銷毀按鍵、物理銷毀按鍵和結果顯示器分別與銷毀控制單元相連;
所述硬盤組用于存儲數據,接收到銷毀信號銷毀數據并反饋銷毀結果;
所述硬盤背板用于連接并固定硬盤,傳輸數據存儲信號和銷毀控制信號,接收銷毀結果并反饋;
所述銷毀控制單元用于識別銷毀按鍵信號,向硬盤背板發出銷毀信號,收集銷毀狀態信息,并將結果輸出到結果顯示器;
所述存儲控制器用于管理磁盤陣列中的硬盤以及數據的存儲轉發;
所述電源用于給各板卡供電;
所述邏輯銷毀按鍵用于邏輯銷毀信號輸入;
所述物理銷毀按鍵用于物理銷毀信號輸入;
所述結果顯示器用于根據輸入的結果進行顯示。
一種采用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進行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方法:
步驟一:用戶按下邏輯銷毀按鍵或物理銷毀按鍵;
步驟二:銷毀控制單元接收到銷毀按鍵有效信號,如長按邏輯銷毀按鍵兩秒以上或者長按物理銷毀按鍵三秒以上,輸出銷毀控制信號到硬盤背板;
步驟三:硬盤背板將銷毀控制單元發出的銷毀信號傳遞給硬盤;
步驟四:硬盤執行銷毀操作,完成銷毀后,反饋成功或失敗的信號給銷毀控制單元,銷毀控制單元根據反饋結果指示結果顯示器顯示對應結果。
有益效果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磁盤陣列中的硬盤在短時間內根據用戶需求快速進行一鍵邏輯銷毀或物理銷毀,以解決應急狀態下的數據銷毀問題,適用于高保密要求環境的數據存儲。
附圖說明
圖1為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磁盤陣列的系統組成結構圖;
圖2為銷毀過程流程示意圖;
圖3為硬盤背板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存儲控制器,2-銷毀控制單元,3-硬盤背板,4-硬盤組,5-電源,6-邏輯銷毀按鍵,7-物理銷毀按鍵,8-結果顯示器,9-硬盤接口,10-電源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支持邏輯銷毀和物理銷毀的磁盤陣列的組成結構示意圖,該磁盤陣列包括硬盤組4、硬盤背板3、銷毀控制單元2、存儲控制器1、電源5、結果顯示器8和邏輯銷毀按鍵6和物理銷毀按鍵7。
本實施例中硬盤組中的硬盤采用支持自毀的硬盤,如源科磐龍2.5寸固態硬盤RCV-V-T251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407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