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頭盔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39962.1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85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熊源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2B3/30 | 分類號: | A42B3/30;H01Q1/22;H01Q1/50;H01Q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鵬;龍洪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頭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設備技術,尤指一種頭盔。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有的鋼質頭盔由于隔熱性差、質量過大等不足 而無法滿足諸如戰場、消防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合的需求,這也加速了各式 各樣的以新型復合材料為核心的現代頭盔產業的迅猛發展,如常見的凱夫拉 爾頭盔。復合材料頭盔的出現,使得無線通信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天線 可以越來越靠近甚至集成到頭盔上面。現有絕大多數頭盔通信系統均采用放 置在頭盔側面的全向天線,一般而言,此類型天線(螺旋天線、單極子天 線、拉桿天線等)位于人的耳朵附近,可與射頻模塊通過SMA接口等方式 直接連接,天線與人體(尤其是頭部)相距較近。
與頭盔內置天線相比,外置天線更容易與外界物體發生擦碰,因而具有 更高的損壞幾率;而且,由于缺乏防護屏蔽措施,外置天線對人體(尤其是 頭部)直接進行照射,而人體對電磁波而言是有耗介質,一部分電磁波會被 人體吸收轉化為熱能,致使衡量電磁波對人體輻射影響的參數特殊吸收比 (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容易高于標準值,對人體(尤其是頭部) 造成傷害;再者,除去對電磁波的吸收效果外,人體(尤其是頭部)對電磁 波還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上述吸收及反射效應使得外置天線在特定方向上 的傳播距離有較大的衰減,甚至存在通信盲區,從而導致實際中無法達到水 平全向的通信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盔,能 夠實現天線在水平方向的全向輻射,并降低天線對人體(尤其是頭部)的輻 射效果。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盔,包括:本體; 環天線,安裝在所述本體內;可與射頻模塊相連接的快速接口,安裝在所述 本體的邊緣處;平行雙線饋電,安裝在所述本體內、并連接所述環天線和所 述快速接口;和屏蔽層,安裝在所述本體內,所述環天線位于所述本體與所 述屏蔽層之間。
可選地,所述頭盔還包括:交指電容,周期性的排布在所述環天線上。
可選地,所述屏蔽層為采用頻率選擇性材料制成的球形的曲面。
可選地,所述屏蔽層采用均布的25個基本單元構成。
可選地,所述屏蔽層與所述本體通過絕緣材料相連接。
可選地,所述快速接口為SMA接口。
可選地,所述環天線的周長約等于其工作波長。
可選地,所述環天線和所述屏蔽層位于所述本體的內頂面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頭盔,將環天線安裝在本體內側頂 部,使得天線具有開闊的視野,這樣既可以降低人體(尤其是頭部)對天線 輻射的遮擋,也能更好的保護天線不受損壞,同時通過加入輻射屏蔽層,可 以顯著降低人體(尤其是頭部)對天線輻射能量的吸收,進而降低對人體(尤 其是頭部)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 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 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 一部分,與本申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構成 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頭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頭盔中環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環天線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本體,2環天線,3快速接口,4平行雙線饋電,5屏蔽層,6端口, 7交指電容。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將結合 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 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 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頭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399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