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快速凍融試件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33088.0 | 申請日: | 2015-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63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敬;申愛琴;何天欽;寧利鵬;樊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00 | 分類號: | 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4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速凍 融試件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試件桶領域,具有涉及一種混凝土快速凍融試件桶。
【背景技術】
混凝土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能越來受到高度重視,抗凍性 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混凝土的凍融循環試驗是測試混凝土抗凍性能的最常 用方法。
混凝土的凍融循環試驗是將成型好的混凝土試件裝入長方體縱深型的試件桶中,連同試件 桶一起放入凍融循環試驗機,通過對試驗機內防凍液的加熱和冷卻來實現對混凝土凍、融的溫 度,從而模擬混凝土的凍融循環破壞過程。
由于混凝土的凍融循環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達到一定循環次數時需要將試件連 同試件桶一并取出進行質量檢查和清洗工作。由于試件桶外壁與防凍液直接接觸,在將試件桶 取出時,其外壁會殘留少量防凍液,造成了防凍液的浪費,加上其縱深密封的特點,給清洗工 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混凝土快速凍融試件桶,便 于試件的取出和清洗。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包括從外向內依次套接且均為豎直的外桶、中桶和用于放置試件的內桶,其中,外桶和中 桶的頂端均開口,且外桶和中桶之間留有用于填充傳熱介質的空隙;內桶的側邊開口。
進一步地,外桶的頂端開設第一入口,第一入口的外側設置有環狀的限位塊。
進一步地,中桶的頂端開設第二入口,第二入口的側壁端部上設置有對稱的第一提環。
進一步地,內桶為網狀翻蓋式箱體結構,包括頂網、底網和四個側網,且其中的一個側網 為翻蓋。
進一步地,內桶的頂網上設置第二提環。
進一步地,內桶的翻蓋上設置有卡扣。
進一步地,外桶的材質為橡膠;中桶和內桶的材質均為金屬。
進一步地,傳熱介質為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側邊開口的內桶,方便將試件放入其中和取出,且利于內桶的清洗; 然后試件可以隨同內桶一起放入中桶中,中桶可以套接在外桶內,且中桶和外桶之間留有填充 傳熱介質的空隙,利于進行凍融試驗。當達到一定的循環條件需要將試件取出時,直接將中桶 連同內桶一起取出,外桶則不用取出,這樣不僅減少了試驗時間,還避免了防凍液的不必要損 失。中桶和內桶一同取出后,可以放入專門的混凝土快速凍融試件清洗機中進行清洗,然后進 行之后的試驗。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試驗需要時方便地取換混凝土試件和進行試件及試件桶的清 洗工作,節約了取換混凝土試件的時間,避免了防凍液的浪費,保護了混凝土試件的完整性, 避免了試驗人員桶防凍液的直接接觸,保護了試驗人員的安全。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限位塊,利于與凍融試驗機相配合。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提環,便于從外桶中取出中桶。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卡扣,便于關閉并鎖定內桶的翻蓋,避免翻蓋自動打開而 損壞。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外桶的材質為橡膠,能夠有效防止外桶出現脆性破壞;中桶和內桶 的材質均為金屬,利于傳熱,便于試驗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中桶處于外桶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外桶;2-中桶;3-內桶;11-第一入口;12-限位塊;21-第一提環;22-第二入口; 31-第二提環;32-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包括從外向內依次套接的外桶1、中桶2和用于放置試件的 內桶3,外桶1、中桶2和內桶3均豎直且均為長方體結構。
其中,外桶1的材質為橡膠一體化成型,外桶1的頂端開設第一入口11,第一入口11的 外側壁上一體設置有環狀的限位塊12;側面及底部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330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