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磁懸浮列車庫內檢修用的離散型柱式軌道橋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30430.1 | 申請日: | 2015-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35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經偉;邱建平;黃小剛;邱紹峰;阿占文;鄭青松;李加祺;張浩;殷勤;史明紅;梁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11/00 | 分類號: | B61K11/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鵬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懸浮 列車 庫內 檢修 離散 型柱式 軌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磁懸浮列車檢修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磁懸浮列 車庫內檢修用的離散型柱式軌道橋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高速、舒適、安全、節能和環保的磁 懸浮列車,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理想的交通工具。中低速磁懸浮列車作為 一種新型的軌道交通運輸工具,其利用電磁吸力或者電動斥力將列車懸浮 在軌道上方,由直線電機驅動列車運動,且沒有車輪以及相應的傳動系統, 與地面無地面接觸,不產生摩擦損耗,運行維護簡單方便,具有良好的發 展前景。
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的懸浮電磁鐵鐵芯呈U形,軌道中與U形電磁鐵相 對應的部分是倒U形的導磁體,倒U形的導磁體連同其他部分一起構成F 形導軌,也稱為F軌。因F軌和車體走行部的特殊性,其采用有別于普通 城市軌道交通輪軌形式的抱軌運行方式進行運行,且磁浮車受電靴及接觸 軌位于走行部的下方,導致車輛走行部與地面之間必須有一定的空間。因 此,一般采用連續軌道梁形式支撐磁懸浮列車特有的F軌,例如, CN200710057177.5公開的一種中低速磁浮軌道梁,CN201510357297.1公開 的一種磁浮交通曲線軌道梁,CN201410288274.5公開的一種磁懸浮列車的 軌道組件,上述現有技術中的軌道均是采用連續的軌道梁進行支撐。
然而,當磁懸浮列車出現故障時,需將其移動到庫內進行檢修,檢修 作業中,作業人員需在車底沿線路方向走行或由車底到側面橫向穿行,以 進行全面的檢修作業操作,采用普通連續梁形式軌道梁支撐磁懸浮列車時, 車底無空間走行,更無橫向穿行通道,作業人員難以穿行,更難以對磁懸 浮列車進行全面的檢修。因此,現有技術中的普通連續梁形式軌道梁并不 適用于磁懸浮列車的庫內檢修,需研究設計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列車庫內檢 修的庫內軌道橋。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散型 柱式軌道橋系統,其中結合磁懸浮列車的結構特點,相應設計了適用于磁 懸浮列車庫內檢修用的軌道橋系統,該軌道橋系統包括多個間隔布置的軌 道橋單元,各軌道橋單元之間間隔布置,且單個軌道橋單元中的支撐柱之 間留有空隙,便于作業人員在車底沿線路方向走行或從車底到側面橫向穿 行,可實現列車的全面檢修作業,解決現有連續梁形軌道不適用于磁懸浮 列車庫內檢修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支撐穩定、成本低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磁懸浮列車庫內檢修用的離 散型柱式軌道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橋系統包括多個結構相同的 軌道橋單元,所述多個軌道橋單元沿著所述磁懸浮列車的運行方向間隔布 置,其中:
單個所述軌道橋單元包括鋼軌枕、兩個F型鋼軌和兩個支撐柱,所述 鋼軌枕水平布置并與所述磁懸浮列車的運行方向垂直,所述兩個F型鋼軌 分設于所述鋼軌枕頂部的兩端;所述兩個支撐柱分設于所述鋼軌枕底部的 兩端,其上分別設有承軌臺,所述承軌臺與所述鋼軌枕底部相連;所述支 撐柱的高度H滿足:1.1m≤H≤1.3m,且兩個支撐柱之間的間距L滿足:0.5m ≤L≤1.4m。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承軌臺采用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澆筑。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柱為方形柱,其截面尺寸大于等于承軌 臺的截面尺寸。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柱采用鋼筋混凝土制成。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承軌臺為方形柱,其長×寬為0.45m×0.35m。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鋼軌枕+F型鋼軌+承軌臺的總高度為0.5m。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承軌臺通過扣件單元與所述鋼軌枕底部相連, 所述扣件單元包括埋設在所述支撐柱中的錨固螺栓,其依此穿過承軌臺和 鋼軌枕,并用緊固螺母緊固,所述承軌臺和鋼軌枕之間由下至上依次設有 鐵墊板和彈性墊板,所述鋼軌枕和緊固螺母之間由下至上依次設有減振墊 片、蓋板和彈簧墊圈。
總體而言,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 主要具備以下的技術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304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