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混凝土毛細管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110542.0 | 申請日: | 2015-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66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亮;田倩;王偉;李明;王育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38 | 分類號: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混凝土 毛細管 測試 傳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毛細管負壓力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混凝 土毛細管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的科研團隊已獲得專利授權的ZL200610038805.0、 ZL200910301734.2和ZL200910184610.0,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毛細管負壓的測試 裝置和方法,在這三項專利中所涉及的毛細管負壓測試裝置和方法包括壓力傳感 器、陶瓷頭、集氣管、管塞、測筒、針頭等,實現了混凝土早期毛細管負壓的測 試。但按照以上三項專利公開的方法,經過長期的試驗和應用,發現測試數據的 準確性、穩定性和測試靈敏度均有待于改善。究其原因:其針頭和傳感器內存在 氣體無法排除,嚴重影響測試的靈敏度和準確性;其排除陶瓷頭管壁微孔內的氣 體的方法為浸泡,由于陶瓷頭管壁內的微孔為微米級,在水的表面張力下,水無 法自行滲入陶瓷管壁將氣體排出;其未采取嚴格的密封措施,導致測試裝置的氣 密性不好,甚至出現多個測試裝置的氣密性不一致的情況,導致對同一混凝土樣 品測試的結果相差較大。
因此,為了避免由于測試裝置氣密性不好和內部氣泡導致的測試結果不準確 的問題,有必要設計一種便于排氣和氣密性良好的構造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做了如下設計,提供了一種用于混凝土毛細管 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混凝土毛細管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包括密封蓋、傳壓管、儲水管、 微孔陶瓷頭、壓力傳感器和排氣蓋,密封蓋、傳壓管和壓力傳感器為上中下結構, 儲水管與微孔陶瓷頭為不可拆卸的緊密連接,傳壓管的管壁上設有直通接頭,直 通接頭與傳壓管壁為不可拆卸的緊密配合,儲水管與直通接頭形成可自由拆裝的 緊密配合,傳壓管內設有排氣孔,排氣孔與直通接頭、儲水管、微孔陶瓷頭、壓 力傳感器的內部空間連通。
為便于觀察所述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觀察排氣情況,所述傳壓管和儲水管為透 明的,同時為避免所述傳壓管和儲水管在高的負壓下被吸癟,所述傳壓管和儲水 管為硬質材料制成,例如傳壓管采用有機玻璃材質,儲水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
為提高所述傳感裝置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密封蓋與傳壓管、所述排氣蓋與傳 壓管、所述傳壓管與壓力傳感器均為螺紋配合;同時考慮到不同結構之間配合的 緊密性,將密封蓋內設置硅膠墊片,傳壓管的上端設置密封臺,在密封蓋與傳壓 管形成緊密的螺紋配合時,所述硅膠墊片壓緊密封臺,使傳壓管與密封蓋形成密 不漏氣的緊密配合,將所述傳壓管下端設置螺紋槽,螺紋槽內部和外部分別設置 硅膠密封圈,當壓力傳感器與傳壓管的螺紋槽形成配合時,壓力傳感器的上端緊 壓硅膠密封圈,形成密不漏氣的緊密配合。
為便于所述傳感裝置的排氣操作,在所述排氣蓋上端設置排氣蓋接頭,排氣 蓋接頭可與抽氣裝置連接。
在對所述傳感裝置進行排氣時,將微孔陶瓷頭浸入無氣水(煮沸15~20分鐘, 密封冷卻)中,將排氣蓋與傳壓管性能緊密的配合,將抽氣裝置與排氣蓋接頭接 連,進行抽氣,使傳壓管、儲水管、微孔陶瓷頭、直通接頭和壓力傳感器內的連 通空間形成負壓,水在負壓的作用下由微孔陶瓷頭進入儲水管,再經儲水管和直 通接頭進入傳壓管和壓力傳感器,最后由排氣蓋接頭流出,取下排氣蓋接頭,將 密封蓋擰在傳壓管上,形成密不漏氣的緊密配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可將傳壓管、儲水管、微孔陶瓷頭、直通接頭 和壓力傳感器的連通空間內的氣體完全排除干凈,且可確保整個構造配合具有良 好的氣密性;本實用新型通過一次性排氣法,實現了傳感裝置內氣體的徹底排除, 并通過新型的構造設計實現了良好的氣密性,為混凝土毛細管負壓在 0kPa~95kPa范圍內的準確、精確、穩定的測試提供了有利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用于混凝土毛細管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密封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傳壓管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用于混凝土毛細管負壓測試的傳感裝置的抽氣裝配示意圖。
圖5為排氣蓋結構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110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Western Blot凝膠切刀
- 下一篇:一種潤滑油屑末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