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94549.8 | 申請日: | 2015-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125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定遠;劉映群;楊介錐;陳康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7/02;H02J7/35;F03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車 充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屬于充電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動車由于具有無廢氣污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便宜以及行駛成本低的優點而受到廣大的用戶歡迎,目前電動車車已成為我國保有量最大的短程交通工具,在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問題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目前的電動車由于受電瓶技術限制,需每天依靠交流電源充電,一次充電后行駛幾十公里,距離非常有限。且隨著走行里程的累積,使用時間的增加,蓄電池容量將越來越小,續航里程越來越短,一般1-2年后將不得不更換新電瓶。如何提高一次充電后電動車電瓶續航里程,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成為廣大電動車用戶關注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人們開始研究利用太陽能以及電動車慣性動能或電阻制動技術,對電動車電瓶進行在途充電,做為交流電源充電的補充,等效增加了蓄電池的容量,從而增加了一次充電后的續航里程,并減少電動車充電次數。
太陽能充電技術主要是將太陽能板安裝于電動車前部或頂部,可根據電動車電瓶數量靈活組合,一般1只電瓶配一塊(空載)18伏太陽能板,將多塊太陽能板串聯后,經恒流充電電路加于電瓶二端即可。
慣性動能充電的原理是:一般的電動車只要配置的是輪轂電機,不管有刷還是無刷,它在不加電的情況下只要一轉動輪轂就會發電,轉速越快發電的電壓就越高。但因為該電機的功能是作為電動車驅動使用的,所以所發出的電壓一般情況是很低的,電動車時速在10-30碼的情況下所發電的電壓只有20-30伏,而我們使用的蓄電池工作電壓至少有36伏或48伏甚至60伏,發電電壓只有20-30伏是無法直接給蓄電池進行充電。因此雖然理論上可以利用慣性動能給電動車充電,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是難以實現的。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采用以太陽能充電及慣性動能發電相結合的復合雙重充電技術的電動車充電裝置,包括電動車蓄電池組、太陽能充電裝置、慣性動能充電裝置,所述慣性動能充電裝置包括手把開關、整流電路、穩壓電路、超級電容、DC/DC升壓充電電路,所述手把開關連接輪轂電機電樞電壓接線端,所述DC/DC升壓充電電路連接電動車蓄電池組。
進一步的,所述DC/DC升壓充電電路包括LC濾波電路、PWM集成電路、功率開關管、升壓變壓器、充電二極管、充電保護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整流電路為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橋式整流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太陽能充電裝置包括太陽能板及太陽能充電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采用以太陽能充電及慣性動能發電相結合的復合雙重充電技術,將太陽能及電動車下坡或平道滑行時的慣性動能轉換為電能,對電動車電瓶進行在途充電,做為交流電源充電的補充,等效增加了蓄電池的容量,從而增加了一次充電后的續航里程,并減少電動車充電次數,有利于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電動車的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DC/DC升壓充電電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車充電裝置,包括電動車蓄電池組、太陽能充電裝置、慣性動能充電裝置,慣性動能充電裝置包括手把開關、整流電路、穩壓電路、超級電容、DC/DC升壓充電電路,手把開關連接輪轂電機電樞電壓接線端,DC/DC升壓充電電路連接電動車蓄電池組。
手把開關用于在電動車操縱手把回零位時自行接通輪轂電機電樞接線端,整流電路輸出為10-30V脈動直流電,該電壓加至穩壓電路輸入端,穩壓電路輸出12V端經限流電阻向16V500F的超級電容充電,并將電能保存于超級電容中,作為DC/DC升壓充電電路的工作電源。
如圖2所示,優選的,DC/DC升壓充電電路包括LC濾波電路、PWM集成電路、功率開關管、升壓變壓器、充電二極管、充電保護電路。
優選的,整流電路為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橋式整流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945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焦誤差信號對稱校正方法
- 下一篇:負荷開關主回路動靜觸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