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ARM的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93844.1 | 申請日: | 2015-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12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黎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7/12 | 分類號: | G01N2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3122 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經濟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arm 室內 氣體 環境 遠程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監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基于ARM的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的,嬰兒和老年人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室內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因此,對室內環境的實時監控就顯得非常有價值和意義。通過對室內環境的監控,人們能夠實時地了解室內的環境狀況,獲取環境參數,適時地對室內環境進行相應的調節,改善室內的環境。尤其是近幾年來,霧霾天氣影響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大中型城市的PM2.5嚴重超標,污染問題越演越烈。室外污染通過空氣對流有直接影響室內環境狀況,進而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所以,有效的室內環境監控對保障個人的身體健康,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增強室內環境保護意識等方面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實際問題,特提供了一種基于ARM的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ARM的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包括傳感器節點1、ARM服務器2、遠程監控端3,所述傳感器節點1與所述ARM服務器2之間采用無線數據傳輸,所述ARM服務器2與所述遠程監控端3之間采用TCP/IP通信,其中:所述傳感器節點1包括傳感器組11、A/D轉換模塊12、微控制器MCU13、數據無線發射模塊14,傳感器組11依次通過A/D轉換模塊12、微控制器MCU13與數據無線發射模塊14連接;所述ARM服務器2包括數據無線接收模塊21、串口通信模塊22、ARM處理器23,數據無線接收模塊21依次通過串口通信模塊22與ARM處理器23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傳感器組11包括煙霧傳感器、甲醛氣體傳感器、氨氣傳感器。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ARM服務器2采用的是三星公司生產的ARM9處理器S3C2440。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微控制器MCU13采用的是宏晶STC12C5A60S2單片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具有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能夠實時采集現場的環境數據,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能夠很好地實現對室內環境遠程監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基于ARM的室內氣體環境遠程監控系統原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傳感器采集處理后的數據經過無線數據傳輸的方式發送到ARM服務器端,在ARM服務器端經過一定的解析和處理后,再通過TCP/IP通信的方式把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端。其中,傳感器節點,ARM服務器,遠程監控端的通信都是雙向的。
在傳感器節點模塊,具體的傳感器,如甲醛傳感器、氨氣傳感器以及煙霧傳感器等,負責室內監控點環境參數的采集。由于傳感器采集到的信號是模擬信號,所以需要經過數模A/D轉換成微控制器MCU能夠識別的數字信號。然后微控制器對相應的數字信號按照制定的協議進行打包處理,之后經過數據無線發射模塊發送到ARM服務器端。
在ARM服務器端,數據無線接收模塊接收傳感器節點發送過來的數據,然后微控制器MCU對接收到的數據按照既定協議進行解析和驗證,如果數據在發送過程中出現錯誤,則把數據丟棄并等待接收下次數據,反之微控制器則把接收到的數據經由串口通信的方式發送到ARM處理器。ARM處理器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并LCD顯示屏上進行簡單的顯示,同時也通過TCP/IP通信把數據發送到遠程監控端。
遠程監控端接收到ARM服務器端發送過來的數據后,對數據進行解析驗證,如果數據無誤,則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實時動態顯示以及相應的存儲,反之則丟棄數據并等待下次數據的接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學院,未經沈陽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938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