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89908.0 | 申請日: | 2015-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24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學剛;何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學剛 |
| 主分類號: | E02D17/02 | 分類號: | E02D17/02;E02D17/04;E02D3/10;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1147 重慶市渝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 核電站 基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挖方;挖方邊緣的修砌;填方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
背景技術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核電站抗震基坑更是重中之重,是國家安全戰略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現有的國際上核電站抗震基坑采用橡膠疊層填充的技術方式,在現有天氣變暖的情況下,小地震頻發、土地板塊活動活躍的情況下,這種填充的疊置橡膠層隨著時間的變化,容易導致老化斷裂而失去柔性,另外成本特別高,一次大修相當于再建一座電站的工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該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通過在安全島下方及設置有由泥沙石組成的柔性介質層以及與柔性介質層連通的過濾器和水井,使介質層含有一定的水分,使安全島每平方能夠承受10~15噸的壓力,柔性介質層能夠在地震時自動釋放能量,達到抗震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包括基坑和設置在基坑中間的安全島,所述安全島平面上安裝有反應堆和發電機組,所述基坑四周設置有鋼筋混泥土擋墻,所述鋼筋混泥土擋墻高度不低于安全島的地平面,所述安全島與鋼筋混泥土擋墻之間設置有不少于2米的間隙,所述安全島與鋼筋混泥土擋墻之間的間隙以及安全島底部設置有不少于15米且由泥、沙和卵石填充的柔性層,所述柔性層內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連通有穿過鋼筋混泥土擋墻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末端連通有水井。
進一步,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閘閥。
進一步,所述過濾器距離基坑底部所謂距離不少于7米處。
進一步,所述柔性層包括有由粗砂和卵石填充的第一柔性層和由泥、沙和卵石填充的第二柔性層。
進一步,所述過濾器設置在第一柔性層中且距第二柔性層的距離為不高于3米。
進一步,所述過濾器設置為由火山巖材料填充且3個并排設置的不銹鋼多孔容器。
進一步,所述第一柔性層內靠近鋼筋混泥土擋墻一側設置有初濾擋墻,所述過濾器內裝在初濾擋墻和鋼筋混泥土擋墻圍成的空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效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通過在安全島下方及設置有由泥沙石組成的柔性介質層以及與柔性介質層連通的過濾器和水井,使介質層含有一定的水分,使安全島每平方能夠承受10~15噸的壓力,柔性介質層能夠在地震時自動釋放能量,達到抗震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的平面圖;
圖2為圖1的豎直方向的剖視圖;
圖3為圖1另一種方式的豎直方向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鋼筋混泥土擋墻;2-第一柔性層;3-安全島;4-反應堆;5-發電機組;6-基坑;7-第二柔性層;8-過濾器;9-排水管;10-水井;11-閘閥;12-初濾擋墻;13-泄水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的平面圖;如圖2所示為圖1的豎直方向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一種抗地震的核電站基坑系統,包括基坑6和設置在基坑6中間的安全島3,所述安全島3平面上安裝有反應堆4和發電機組5,所述基坑6四周設置有鋼筋混泥土擋墻1,所述鋼筋混泥土擋墻1高度不低于安全島3的地平面,所述安全島3與鋼筋混泥土擋墻1之間設置有不少于2米的間隙,所述安全島3與鋼筋混泥土擋墻1之間的間隙以及安全島3底部設置有不少于15米且由泥、沙和卵石填充的柔性層,所述柔性層內設置有過濾器8,所述過濾器8連通有穿過鋼筋混泥土擋墻1的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末端連通有水井10。
本實施例通過在安全島下方設置有由泥沙石組成的柔性介質層,在地震發生時,地震能量最少發生2次碰撞,第一次是基坑和地層底部與泥、沙、卵石填充介質的柔性層碰撞、第二次柔性層與安全島的碰撞;其物理模型為:F=(MV1~MV2)/T(T為碰撞時間,柔性碰撞T>>剛性碰撞T),可見工作平臺經過兩次柔性碰撞后與其剛性介質碰撞的力小幾個數量級,F柔<<F剛,在地震中對安全島上的設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本實施例中回填柔性介質層后的地面每平方米能夠承受載荷(10~15)噸的壓力;回填的過程中不實施人工碾壓,用2~3年的時間泥沙自然沉降,采用水夯不少于8次以上,水位達到填充介質表平面時再通過水井進行排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學剛,未經何學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899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折疊伸縮的窗臺板
- 下一篇:一種用于安裝充氣錨桿橡膠膜的簡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