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伏組件的預張力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73030.1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49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鄧霞;劉丹;閆麗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羲和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20 | 分類號: | H02S20/20 |
| 代理公司: | 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件 張力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的安裝方式,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采用預張力懸索的光伏陣列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光伏電站采用的光伏支架安裝結構一般由檁條、斜梁、立柱、基礎組成。這種安裝結構技術成熟,廣泛用于各種形式的光伏電站。但是由于用于光伏電站的場地越來越受限,隨之衍生了多種新型的光伏電站形式,例如在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池上安裝光伏組件,曝氣池跨距7.5m、12.5m各種級別不等,跨距遠大于常規光伏支架3~4m不等的跨距,若采用常規的支架結構形式需要進行池體上方結構加固,投資成本太高。
由此衍生出一種新型的采用預張力懸索代替檁條的光伏支架安裝方式,現在國內已有懸索方案的實施項目。基于此思路,懸索方案可以用于多種電站形式,例如在漁光互補項目中,有的場地水位高、土密實,施工困難,采用預張力懸索安裝形式可以節省基礎及檁條,減少材料、節省工期、降低人工,可以降低投資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預張力懸索的光伏組件的安裝結構。解決在現有漁光互補光伏電站中水位高,打樁難的場地中的施工問題,并可以將該種方案優化應用其他光伏場地,例如與農業相結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光伏組件的預張力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體、第二支撐體、第一拉索以及第二拉索,所述第一支撐體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二支撐體包括第三連接端和第四連接端,所述第二連接端高于所述第一連接端,所述第四連接端高于所述第三連接端,所述第一拉索固定在第一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上,所述第二拉索固定在所述第二連接端和第四連接端上,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平行,在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上分別設置有限位構件。
在所述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之間還設置有至少一個中間支撐體,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均連接在所述中間支撐體上。
所述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均包括樁基和主梁,所述第一支撐體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撐體的第三連接端和第四連接端均設置在所述主梁上。
所中間支撐體包括支撐件和鉸接在支撐件上端的次梁,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連接在所述次梁上。
所述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還分別包括一基底,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兩端均固定在基底上。
在所述第一支撐體的主梁一端和第二支撐體的主梁上分別設有立柱,所述第一支撐體的第二連接端和第二支撐體的第四連接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在所述立柱沿高度方向上開多個拉索孔。
本實用新型安裝結構,在光伏陣列兩端各設一個支撐體,在支撐體的樁基頂端設鋼結構,可以采用矩形管作為主梁,在矩形管南端設構件,構件上開孔,在矩形管北端設立柱,立柱上開多個孔,將光伏陣列兩端樁基鋼結構上的孔洞對應穿拉索,形成一低一高的兩根拉索。
兩端樁基間可設中間支撐體,支撐體的支撐件上下端均采用鉸接,下端鉸接在基礎上,上段鉸接一段次梁,次梁兩端開孔,兩根拉索可以對應穿在支撐構件的孔洞中。
光伏組件懸掛在拉索上,拉索上設限位構件。立柱上的上下多個孔洞,可以用來調節北側拉索的高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預張力懸索方案,節省檁條和樁基,不受傳統支架跨距的限制,可以靈活采用支撐件,支撐件兩端鉸接,在風大時可以部分抵消風壓帶來的拉索震蕩,從而維持光伏組件的動態平衡。與現有技術相比成本低,可操作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樁基;2、主梁;3、第一連接端/第三連接端;4、第二連接端/第四連接端;5、基底;6、支撐件;7、鉸接連接件;8、次梁;9、拉索;10、限位構件;11、拉索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光伏組件的安裝結構,包括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以及布設在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之間的兩根拉索9。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兩端的高度不同,所以安裝后的兩根拉索的高度也不同。在沒跟拉索上均固定有用于限位光伏組件的限位構件10,光伏組件安裝在兩個限位構件10之間。當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之間的間距較大時,可根據需要增加不同數量的中間支撐體。
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分別由樁基1、主梁2以及立柱構成,在主梁的一端設開孔構件形成第一連接端/第三連接端3,在主梁另一端的立柱上設開孔構件形成第二連接端/第四連接端4。
中間支撐體由基底5、支撐件6、次梁8以及鉸接連接件組成,支撐件6通過鉸接連接件7一端鉸接在基底5上,一端鉸接在次梁8上,次梁8兩端開孔,安裝組件的拉索9分別穿過主梁2、次梁8上的孔洞,形成南低北高兩根拉索9,拉索上設限位構件10,將多塊組件分隔開。通過調節北側安裝組件拉索9穿過北端開孔構件4上的孔洞11的位置,調節組件傾角。安裝組件拉索9拉至地面基底5,穩定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羲和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未經羲和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730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伏裝置
- 下一篇:用于彩鋼棚屋頂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