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70930.0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301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范耀軍;陳達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駿車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5/08 | 分類號: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11344 | 代理人: | 馬麗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備 語音 對講 功能 行車 記錄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載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的普及,多位車主組隊出行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為了協同完成任務或者避免 掉隊、走失等情況,多位車主之間往往需要通過即時語音一直保持聯絡。
現有技術中,利用語音一直保持聯絡通常是通過兩種工具來實現,一種是對講機,但是 對講機的通訊范圍較小,無法實現大范圍、跨地域的對講;另一種是利用微信等手機APP, 但是車主在使用時視線需要離開路面而去關注手機屏幕,這對行車安全造成較大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使車主 之間可以實現跨地域對講,同時保障行車安全。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包括殼體以及固定安裝在殼 體上的記錄儀本體,還包括處理器,以及與處理器通訊連接的麥克風、喇叭、無線通訊模塊、 存儲器和對講按鈕;所述處理器、喇叭、無線通訊模塊和存儲器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上,所 述麥克風和對講按鈕安裝在汽車內駕駛位前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還包括藍牙模塊,所述麥克風模塊通過藍牙模塊與 所述處理器無線通訊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對講按鈕具體安裝在汽車方向盤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無線通訊模塊與手機輸出的WIFI無線網絡連 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WIFI無線網絡為2G無線網絡、3G無線網絡、 4G無線網絡中的一者。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麥克風為單麥克風模塊,所述單麥克風模塊一 方面傳輸語音數據至存儲器,另一方面向外傳輸語音數據至與其通訊的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 行車記錄儀。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麥克風為雙麥克風模塊,其中一麥克風模塊傳 輸語音數據至存儲器,另一麥克風模塊向外傳輸語音數據至與其通訊的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 行車記錄儀。
本實用新型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過無線通訊模塊在無線網絡上進行語音數據的傳輸,從而可以實現大范圍、 跨地域對講。
2、采用記錄儀本體與處理器、麥克風、喇叭、無線通訊模塊、存儲器等相結合的方案, 并將處理器、喇叭、無線通訊模塊以及存儲器等固定安裝在殼體,不僅能使得行車記錄儀具 備對講功能,還能使其整體結構更為緊湊,不會過多占用車內空間。
3、麥克風和對講按鈕安裝在汽車內駕駛位前面,對講及操作方便,只需要操作對講按 鈕即可進行對講,不會過多轉移用戶的視線,因而能夠有效保障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提出的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的一種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提出的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的另一種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 述。
請參閱圖1或圖2,本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行車記錄儀,包括殼體100、 記錄儀本體10,處理器20、麥克風30、喇叭40、無線通訊模塊50、存儲器60和對講按鈕 70,其中,記錄儀本體10,處理器20、喇叭40、無線通訊模塊50、存儲器60均固定安裝 在殼體100上;麥克風30和對講按鈕70安裝在汽車內駕駛位附近,且優選安裝在汽車內駕 駛位前面,以便進行對講;對講按鈕70具體可以安裝在例如汽車方向盤等便于操作的區域 位置。
麥克風30、喇叭40、無線通訊模塊50、存儲器60和對講按鈕70分別與處理器20通 訊連接。其中,麥克風30可以與處理器20通過有線通訊連接,如圖1所示;也可以與處理 器20通過無線連接,如圖2所示,實施例進一步包括藍牙模塊80,處理器20通過藍牙模 塊80與處理器20實現無線通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駿車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駿車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709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