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63357.0 | 申請日: | 2015-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32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柯安華;周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00 | 分類號: | H05B3/00;H05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畢強 |
| 地址: | 224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輻射 范圍 埋入 紅外 電熱 陶瓷 加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輻射范圍廣 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中,埋入式加熱器在塑料、化工、輕 工、電子、醫藥、食品等很多行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有技術中采用的傳統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均為平板狀、其 散熱性能較差,而且散熱不均勻,進而影響了加熱器的散熱效率以 及使用效果。
綜上所述,如何克服傳統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的上述 散熱差的技術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 熱陶瓷加熱器,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的輻射范圍廣的 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外弧形的加熱表面,其散熱面積較 平板型的散熱范圍廣,以增強其散熱性能,從而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 熱器,包括陶瓷體1、表面輻射散熱層2、加熱絲3和引出線4(即 導線),其中:
上述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的主要結構以 及連接關系、位置關系和布局如下:
所述陶瓷體1的表面為加熱面,所述陶瓷體1的表面為凸起的 弧面,所述陶瓷體1的內部設置有所述加熱絲3;且所述加熱絲3 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出線4電連接;所述表面輻射散熱層2覆蓋在 所述陶瓷體1的加熱面表面上。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陶瓷體1具體為半球形形 狀。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表面輻射散熱層2具體為 釉層。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加熱絲3為鎳鉻合金加熱 絲。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加熱絲3為鐵鉻鋁高電阻 加熱絲(上述鐵鉻鋁高電阻加熱絲的牌號具體為1Cr13AL4、 0Cr21AL6、0Cr23AL5、0Cr25AL5、0Cr21AL6Nb、0Cr27AL7Mo2 等等結構)。
需要說明的是,鐵鉻鋁高電阻加熱絲具有電阻率高、電阻溫度 系數小、使用溫度高的特點。在高溫下耐腐蝕性好,尤其適合在含 有硫和硫化物氣氛中使用,且價格低廉,是工業電爐、家用電器、 遠紅外裝置中理想的發熱材料。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加熱絲3為銅鎳合金絲; (其具體牌號為CuNi1~CuNi10);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陶瓷體1的內部設置有用 于容納加熱絲的空腔。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陶瓷體1的內部的空腔為 一個,且所述加熱絲3為1個,所述空腔與所述加熱絲一一對應設 置。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加熱絲3在不同長度處的 直徑均勻相等。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多個空腔均勻間隔排布在所述 陶瓷體的內部。
優選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案;所述空腔的長度與對應的所述 加熱絲的長度相適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 熱器,分析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 熱陶瓷加熱器的主要核心結構可知:其主要由陶瓷體1、表面輻射 散熱層2、加熱絲3和引出線4(即導線)等部分組成,其中:
上述輻射范圍廣的埋入式遠紅外電熱陶瓷加熱器的主要結構以 及連接關系、位置關系和布局如下:
所述陶瓷體1的表面為加熱面,所述陶瓷體1的表面為凸起的 弧面,所述陶瓷體1的內部設置有所述加熱絲3;且所述加熱絲3 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出線4電連接;所述表面輻射散熱層2覆蓋在 所述陶瓷體1的加熱面表面上。
很顯然,陶瓷體1的表面為加熱面,其陶瓷體1的表面為凸起 的弧面,設計成上述凸起弧面更有利于其形成弧形的散熱面,進而 實現均勻的加熱散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633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