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單進出水環偏芯中間殼的組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62746.1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896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虎;王今勝;李趙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10 | 分類號: | B22C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30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出 水環偏芯 中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車中間殼類零件的組芯,特別涉及一種 單進出水環偏芯中間殼(即具有單進出水孔、且水孔連線偏離水腔中 心的中間殼)的組芯,屬于鑄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機動車渦輪增壓技術的發展,中間殼作為渦輪增壓系統的關 鍵零部件,其內腔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部分水冷腔體通常只有進水 孔和出水孔,且進、出水孔的連線偏離水腔中心位置,如果其直徑較 小,那么鑄造時所用的水環芯其進出水孔芯的強度不足,鑄造時的水 環芯僅借助偏離其中心的進水和出水管芯定位,澆注中受金屬液浮力 的作用,極易發生偏芯、甚至斷芯,導致鑄件尺寸超差或穿孔報廢。 雖然某些情況下,采取改變鑄件擺放位置、或制芯時在芯頭加入芯骨 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偏芯、斷芯問題,但對于不同的中間殼 產品,這些措施并非總能達到預期效果,而且會使鑄造工藝復雜化, 帶來新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 以在不改變擺放位置情況下,有效消除偏芯、斷芯的單進出水環偏芯 中間殼的組芯,從而高效優質完成相應工件的鑄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單進出水環偏芯中間殼的組芯包 括:
基礎芯——位于水環芯底部,所述基礎芯上表面具有分別對應水 環型腔進水管和出水管的進管圓弧凹和出管圓弧凹,且進管圓弧凹和 出管圓弧凹分別延伸出定位平底凹;
水環芯——帶進水管芯和出水管芯,所述進水管芯和出水管芯分 別延伸出與定位平底凹相配的定位塊;
支撐面——所述進水管芯和出水管芯受力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與水環芯遠側外表面交點的周圍區域;
芯撐——含有與所述支撐面形狀相配的芯撐片,所述芯撐片背 面固定芯撐腿;
包圍芯——位于水環芯周圍,所述包圍芯的上表面制出芯撐腿插 裝孔;
所述水環芯的定位塊嵌入對應的定位凹內約束,所述包圍芯置于 基礎芯上相應位置,所述芯撐的芯撐腿插入包圍芯的插裝孔內固定, 同時使芯撐的芯撐片與水環芯的支撐面貼合。
這樣,水環芯不僅以兩處嵌入定位凹的定位塊實現了縱向和橫向 的定位,而且實現了周向約束,因此不僅定位精確,而且十分可靠。 而立足在包圍芯上的芯撐則通過芯撐片對水環芯的支撐面起到切實 的包扶支撐作用,與兩定位片共同構成對水環芯的平衡力支撐體系, 因此在之后的澆鑄過程中,可以承受住充型金屬液對泥芯的沖擊力及 浮力作用,使其進出水孔芯不會發生扭轉或偏移從而有效消除了偏 芯、避免了斷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水環芯立體結構示意圖(定位片 未示)。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采用的芯撐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芯撐安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組芯過程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中間殼水環結構不難借助圖1的水環芯1加以了解, 通過環芯1-3相互連接的進水管芯1-1和出水管芯1-2。由于進出管 芯中心的連線L偏離水腔中心O,因此形成了偏芯結構,如不采取措 施,澆澆注中受金屬液浮力的作用,水環芯1極易發生偏芯、斷芯。 為此,本實施例制造了圖2所示的芯撐2,并采取了圖3所示的加固 措施。組芯過程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組芯包括:
基礎芯——由底蓋芯a、筋條芯b、油道芯c組合而成的位于水 環芯底部的基礎芯3(參見圖4的A、B、C)。該基礎芯3上表面具有 分別對應水環型腔進水管和出水管的進管圓弧凹3-1和出管圓弧凹 3-2,且進管圓弧凹3-1和出管圓弧凹3-2分別延伸出定位平底凹 3-4。
水環芯——帶進水管芯1-1和出水管芯1-2的水環芯1,進水管 芯1-1和出水管芯1-2分別延伸出與定位平底凹3-4相配的定位塊 1-4(參見圖4的D)。
支撐面——選擇水環芯的進水管芯1-1和出水管芯1-2與環芯 1-3交接處的中心作為受力點后,做出兩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與水 環芯1外表面形成兩個交點,選取遠側外表面的交點,并確定該交點 周圍輪廓簡單、易于放置芯撐的矩形區域作為支撐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627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動盤砂芯修邊器
- 下一篇:一種溫鍛水冷模具





